
[turn a blind eye;pay no attention to a familiar sight;be ignorant of] 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
商品这个东西,千百人,天天看它,用它,但是熟视无睹。——《什么是知识》
见“ 熟视无覩 ”。
“熟视无睹”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成语最早见于唐代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原指对奇珍异兽的漠视,后演变为对普遍问题的忽视。
熟视无睹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看得很熟悉,却不加理会,毫不注意。拆分部首为熟(shú),视(shì),目(mù),无(wú),睹(dǔ),分别是“火”、“目”、“人”、“无”和“目”。它的笔画总数为19画。
《熟视无睹》这个成语出自明代冯梦龙所著的评书《喻世明言·胡僧事竟》:“郎官夜泊任庄前,《莺花鸟语》叩富翁闾巷门,见内官摆宴中国首坐,陶侃高华出泽复恩,亲元好舞有常科,熟是审阅无人点,视作参差无我存。”这句话中的“熟视无睹”就是源自于此。
繁体字为:熟視無睹。
在古代,熟视无睹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其中,“视”字和现代写法一致,但“熟”字在古代可能写作“叔”,“无”字也常被写作“毋”,“睹”字则有一种写法是将“目”字后面的横画延长,形成了一个看不到尾巴的象形字。
他对这个问题已经熟视无睹,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经过多次警告,她仍熟视无睹,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组词:视而不见、视而不见
近义词:视若无睹
反义词:洞若观火、洞察事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