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任贤的意思、任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任贤的解释

委用德才兼备的人。《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汉 刘向 《说苑·君道》:“人君之道:清浄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 唐 陈子昂 《答制问事》:“然则取士之方,任贤之事,故陛下素来所深知。” 宋 王禹偁 《拟贬萧瑀出家诏》:“朕失任贤之道,昧则哲之明,遂令宰执之中,互生猜忌,以致君臣之际,有是暌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任贤”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该词由“任”(任用、委任)和“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两个语素构成,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重视人才选拔和使用的理念。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字义解析与核心含义:

    • 任:本义为“负担”、“担子”,引申为“担当”、“承当”,再进一步引申为“委任”、“任用”、“信任”等义。在“任贤”一词中,取其“任用”、“委以官职”之意。
    • 贤:本义指“多财”,后引申为“有才能”、“有德行”、“胜过”、“超过”等义。在“任贤”中,指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 合义:因此,“任贤”直译即为“任用贤能之士”。其核心内涵是选拔和重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强调在治理国家或管理事务时,应依据人的品德和才能来委任官职或赋予职责,而非依据血缘、亲疏或私利。
  2.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任贤”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儒家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等反复强调“举贤才”、“尊贤使能”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实现良好政治(“仁政”)的关键。例如:

    • 《论语·子路》记载孔子回答仲弓问政时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先责成主管的官吏,赦免他们的小过错,提拔贤能的人才。)
    • 《孟子·告子下》明确提出:“不用贤则亡。”(不任用贤能之人,国家就会灭亡。) 这种思想反映了对世袭制、任人唯亲等弊端的批判,倡导一种以德才为标准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
  3. 应用与引申:

    • 政治领域:在古代,“任贤”主要指君主或当权者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的官员来治理国家。这是衡量一个政权是否开明、政治是否清明的重要标志。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就被认为与唐太宗李世民善于“任贤”(如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密切相关。
    • 管理领域:在现代语境中,“任贤”的理念可以引申到更广泛的组织管理层面,指领导者或管理者根据个人的品德、能力和业绩来选拔、任用和提拔下属,强调公平、公正和唯才是举的原则。这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 成语与熟语:“任贤”常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更丰富的表达,如“任贤使能”(任用贤才,使用能人)、“选贤任能”(选拔贤才,任用能人)等,其核心思想一脉相承。

“任贤”是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语,其基本含义是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对人才选拔的高度重视和以德才为标准的用人理念。这一理念强调治理国家和管理事务的关键在于识人善任,选拔和重用真正的贤能之士,反对任人唯亲、以私害公。其精神内核在现代社会的人才选拔和管理实践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主要参考来源(基于权威辞书与经典文献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任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委用德才兼备的人,强调选拔和重用具备优秀品德与才能的人才。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例句

3.深层含义

4.其他相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尚书》《说苑》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阿波罗晻晻闭置不可言状采气陈秽辞句从学蹙零大众化點躥东观续史燔刑丰和凤女台高翔给足阁置工段宫线挂搭晷度古气花簇槐梦黄章胡支扯叶家林警抑京兆鸟狼牙脩磊瑰不羁櫑器莲漏流徵密运农机具偶语排尾片甲无存蒲鞭之罚青菁却月区野三亲四眷三期贤佞圣父饰身双九四推澾瀸推力徒甲望风捕影王隅吾曹相蓝孝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