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人膏的意思、人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人膏的解释

(1).人鱼的脂膏。《汉书·刘向传》:“ 秦始皇帝 葬於 驪山 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坟……石槨为游馆,人膏为灯烛。”参见“ 人鱼膏 ”。

(2).人的脂膏。 清 卓尔堪 《过衢州战场示弟坦兼忆亡友》诗:“橘伤樵斧林重茂,地饮人膏草尚肥。战罢问谁归衣锦,全身千古一荷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人膏”在汉语词典中属于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解析。《汉语大词典》及《辞源》中未收录“人膏”独立词条,但可拆解为“人”与“膏”的语义组合。其中“膏”本义为动物油脂,引申指肥沃之物或财富精华。古文献中“膏”常与“民”组合为“民膏”,例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民膏民脂,我取不伤廉”,指代民众劳动积累的财富,此用法被《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列为典型例证。

若特指“人膏”,可参考《资治通鉴》中“刮人膏以充军资”的表述,此处“人膏”隐喻残酷剥削下的民脂民膏,与“民膏”意义相通。现代汉语使用中,“人膏”一词已罕见,多见于古籍注释或特定历史研究领域。建议参考《汉语大字典》对“膏”的释义(中华书局,2020版)及《中国历史大辞典》相关词条,以获取更全面的语境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人膏”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1.人鱼的脂膏

指古代传说中“人鱼”(可能指山椒鱼或其他水生生物)的脂肪提炼物。据《汉书·刘向传》记载,秦始皇陵墓中曾以“人膏为灯烛”,用于长明灯的燃料。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代对珍稀动物资源的利用。

2.人的脂膏

比喻战争中或灾难中被残害者的血肉,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例如清代卓尔堪的诗句“地饮人膏草尚肥”,暗指土地因沾染人血而肥沃,控诉了战争的残酷。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理解其引申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柏实人八下里卞庄冰辉成贷城坞陈泰挂壁村胄撮弄带砺山河丹薄单门箪食壶酒涤畅顶踵捐糜遁免烦礼抚戢孤存过密函谷关红毛华辉欢康花判健存腱弓奸滑集锦极駡妗娘就中谲权倨僈慨叹宽猛并济落子馆犂鹕泠泠灵虬力彊流麦罗浮梦马龙车水毛笔面南背北名闻利养弥翼年鉴平原君穷谷身不由主升舆守序贪劣霆击颓陇汙杀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