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魚的脂膏。《漢書·劉向傳》:“ 秦始皇帝 葬於 驪山 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石槨為遊館,人膏為燈燭。”參見“ 人魚膏 ”。
(2).人的脂膏。 清 卓爾堪 《過衢州戰場示弟坦兼憶亡友》詩:“橘傷樵斧林重茂,地飲人膏草尚肥。戰罷問誰歸衣錦,全身千古一荷衣。”
“人膏”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古代傳說中“人魚”(可能指山椒魚或其他水生生物)的脂肪提煉物。據《漢書·劉向傳》記載,秦始皇陵墓中曾以“人膏為燈燭”,用于長明燈的燃料。這種用法體現了古代對珍稀動物資源的利用。
比喻戰争中或災難中被殘害者的血肉,帶有強烈的批判色彩。例如清代卓爾堪的詩句“地飲人膏草尚肥”,暗指土地因沾染人血而肥沃,控訴了戰争的殘酷。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其引申意義。
《人膏》這個詞指的是人體上分泌的某種油脂,通常用于指代人的皮脂。
《人膏》的部首是“人”和“脂”,分别位于詞的左右兩側。它的拆分筆畫為10畫。
《人膏》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醫學經典,《黃帝内經》中有關于人體脂肪和皮脂的記載,将其稱為“人膏”。
《人膏》的繁體字為「人膏」,拆分部首和筆畫同上。
在古代,漢字“人膏”的寫法可能存在變化和差異,但其基本構造和含義基本上與現代漢字相同。
1. 每天用溫水洗臉可以清除多餘的人膏。
2. 皮膚幹燥的人會分泌更多的人膏。
人油、脂膏、人體膏、皮脂膏
皮脂、油脂、脂肪
清潔、潔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