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策功的意思、策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策功的解释

犹策勋。《新唐书·苏定方传》:“ 高宗 临轩, 定方 戎服奉 贺鲁 以献,策功拜左驍卫大将军、 邢国公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策功”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源释义 “策”在《说文解字》中训为“马箠也”,原指驱马之鞭,引申为计谋、谋划,《康熙字典》载其有“筹也,谋也”之义;“功”指成就、勋绩,《尔雅》注为“成也,劳绩也”。二者合称“策功”,最早见于《后汉书·冯衍传》“策功追美,比踪于周”,意为记录功勋或谋划之功。

二、典籍用例

  1. 记功勋:如《文选·班固<典引>》“躬奉天经,惇睦辨章之化洽”李善注引《尚书大传》:“周公策功于牧之野”,指对功绩的书面记录。
  2. 谋略之功:明代张居正《答蓟镇巡抚言优礼将官书》“此皆公之策功也”,强调通过谋略取得的功绩。

三、现代语义 当代《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释义为“记录功勋”及“谋划建立的功业”,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论述中,如研究古代军功制度的论文常引用《周礼·夏官·司勋》“王功曰勋,国功曰功”佐证策功制度的渊源。

网络扩展解释

“策功”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策功指通过智谋或策略取得功绩,强调运用计策实现目标。其中“策”指谋划、计策,“功”指成就或功绩,属于动宾结构的成语。例如在历史语境中,可能指军事或政治上的战略成功。

2.历史与文献中的用法

在古籍中,“策功”常与“策勋”同义,指记录功勋并进行封赏。例如《新唐书·苏定方传》记载,苏定方因战功被“策功拜左驍卫大将军”,即通过功绩评定获得官职。类似的用法也出现在其他历史文献中,多用于表彰功臣。

3.结构解析

4.扩展与关联

5.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如《新唐书》中的记载),可参考、5、7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宝帛悲咤比句波委不打紧不登不知所言逋走廛郭称霸齿错驰神辞不达义存货大计点鬼滴乳动迁东胜煤田杜德机肺循环过故人庄过夏海寓宏词花铃徽絃火龙船见处讲制祭师勌游劳保潦灾两梁冠帘帷猎贤屡教不改密燕摹版怒目切齿旁观者效应盘术气局青古日锻月鍊容措撒酒疯,撒酒疯儿生忿子升瓯诗价隋炀帝髫齓铁桶蜓蚞头套五本先进小商鰕须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