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趋炎奉势的意思、趋炎奉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趋炎奉势的解释

趋炎附势。《红楼梦》第一○七回:“且説外面这些趋炎奉势的亲戚朋友,先前 贾 宅有事,都远避不来;今儿 贾政 袭职,知圣眷尚好,大家都来贺喜。”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趋炎奉势”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ū yán fèng shì,属于贬义词,常用于形容为追求个人利益而依附权贵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指通过奉承、讨好和依附有权势的人来谋取利益或地位,带有明显的投机性和势利色彩。例如《红楼梦》中描述贾家得势时,亲戚朋友纷纷前来巴结,即为典型场景。

2.字词解析

3.出处与用法

该成语最早见于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描述趋炎附势的亲友在贾家得势时的表现。其近义词为“趋炎附势”,两者含义相同,仅用字略有差异。

4.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为私利丧失原则的行为,如:

5.延伸对比

这一成语生动揭示了人性中对权力的追逐与妥协,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于中性或褒义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二

《趋炎奉势》的意思

《趋炎奉势》是一个成语,意为追随权势,迎合潮流,顺应时势。它形容人们在社会上盲从、追求权力、迎合外界潮流的现象。

拆分部首和笔画

《趋炎奉势》由两个汉字组成:

1. 趋(qū):由“走”和“取”组成。它的部首是“走”,拆分后有7个笔画。

2. 炎(yán):由“火”和“炏”组成。它的部首是“火”,拆分后有8个笔画。

3. 奉(fèng):由“大”和“寺”组成。它的部首是“大”,拆分后有8个笔画。

4. 势(shì):由“力”和“士”组成。它的部首是“力”,拆分后有11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趋炎奉势》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十二年》:“故君子不奉先王之旧法,不趋时世之化也。”

在繁体字中,趋炎奉势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趋、炎、奉、势的写法略有不同:

1. 趋:有时写作“趨”。

2. 炎:有时写作“爓”。

3. 奉:有时写作“奔”。

4. 势:有时写作“勢”。

例句

1. 他是个趋炎附势的人,在公司里总是迎合老板的意见。

2. 这些政客明明知道社会舆论已经改变,却还在趋炎奉势,说些人们不想听的话。

组词

1. 趋势(qū shì):指事物发展的趋向、倾向。

2. 奉行(fèng xíng):追随某种理念、原则或政策。

3. 炎热(yán rè):高温、酷热的状态。

4. 势力(shì lì):指人或组织对他人施加的影响力。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顺应潮流、附和趋势、随波逐流。

反义词:独立思考、独断专行、不从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