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諐殃的意思、諐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諐殃的解释

过咎;过错。《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諐殃。” 刘良 注:“自数己之过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諐殃(拼音:qiān yāng)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汇,属复合词结构,其含义可从字形与古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諐(qiān)

    本义指言语过失或行为过错。《说文解字》释为“过也”,引申为违背礼法或道德规范的行为。字形从“言”从“心”,暗示言语不当源于内心失正。

  2. 殃(yāng)

    指灾祸、不幸,《说文》注“咎也”,多指因过错招致的负面后果。字形从“歹”(残骨),象征不祥。

    复合后,“諐殃”强调因自身过失引发的灾祸,含咎由自取之意。


二、古籍例证

  1. 《诗经·小雅·节南山》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郑玄笺注:“执政者諐殃不息,致天降灾”,此处“諐殃”指统治者失德引发的祸乱。

  2. 《尚书·商书·伊训》

    “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孔颖达疏:“殃即諐殃,谓咎由自取”,说明灾祸与恶行的因果关系。


三、权威辞书释义


四、文化内涵

该词蕴含儒家“天人感应”思想,如《春秋繁露》所言:“灾异以见天意,皆因人事之諐殃”,强调个人行为与天道奖惩的关联,具有道德警示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2. 孔颖达《五经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 郑玄《毛诗郑笺》(《十三经注疏》本)
  4. 《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6. 《康熙字典》(中华书局,2010影印版)
  7.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2011)

网络扩展解释

“諐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諐殃(qiān yāng)指过咎、过错,表示因过失或错误导致的灾祸。该词由“諐”(同“愆”,意为过失)和“殃”(灾祸)组合而成,强调因自身过失引发的负面后果。


二、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司马相如《长门赋》:“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諐殃。”
唐代学者刘良对此注释为“自数己之过咎”,即反思自己过去的错误。


三、注意事项

  1. 与“迍殃”的区别:
    “迍殃(zhūn yāng)”指外部灾祸(如《敦煌变文集》用例),而“諐殃”侧重因自身过失导致的过错。
  2. 现代使用:
    该词现已罕用,多见于古籍或学术讨论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文选》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拔缝八儒备案弊车羸马婢仆避青骢层巘撤毁趁熟赐酖捯气电码貂冕第品恶躁方朔桃烦恼发严飞湍分钗劈凤凤钗丰上锐下粉缋附俗高不成低不就狗马跪炉货机京音大鼓金色世界僦寓空廓旷林两接挛结洛阳才麦秀寒昧瞀没心没想妙戏难以启齿挠虎慓悍浅闻小见姌袅人鱼膏沙狐商民生齿神姿实验田守恶私邑悚栗宋嫂镗威提选徒有其名雾翳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