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fu] 山東省的縣。位于省西南部,面積975平方公裡,人口52萬。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孔府、孔廟、孔林是中國古代三大建築群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市名。在 山東省 中部偏南。 周武王 封弟 周公 旦 于 曲阜 ,為 魯 國都。以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裡,故名。 漢 置 魯縣 , 隋 改今名。為 孔子 故裡。有 魯國 故城、孔廟、孔府、孔林等古迹,為著名遊覽勝地。故城在今 山東省 曲阜市 西北。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兖州府》。
曲阜是山東省的一個縣級市,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曲阜位于山東省西南部,隸屬濟甯市,北距省會濟南135公裡。東鄰泗水,西接兖州,南靠鄒城,北依泰山。總面積約895.93平方公裡,總人口約63萬(2012年數據)。
“曲阜”之名最早見于《禮記》,東漢應劭注:“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裡,故名曲阜”。“阜”指土山,因城内有蜿蜒起伏的丘陵而得名。此名沿用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總結來看,曲阜以儒家文化為核心,兼具上古文明和豐富古迹,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地。如需更詳細旅遊信息,可參考等來源。
《曲阜》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分組成:曲和阜。
拆分部首:曲的部首是曰,阜的部首是阜。
拆分筆畫:曲一共有三筆,阜一共有六筆。
《曲阜》來自于《周禮·春官·仲春》:“阜,遞也。曲〔音去〕也。”意思是泥土或山丘逐漸升高。後來,《曲阜》常用作地名。
繁體字為「麴阜」。
古時候漢字寫法為「麴麩」。
1. 我計劃明天去曲阜遊覽。
2. 曲阜是孔子的故鄉。
組詞:曲徑通幽、阜安驿。
近義詞:麴山。
反義詞:平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