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铨括的意思、铨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铨括的解释

谓选拔和统领官吏。 晋 孙绰 《司空庾永碑》:“虽名器未及,而任尽臣道,正身提衡,銓括百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铨括”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构字法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词义溯源 “铨”本指衡量轻重的器具,《说文解字》释为“衡也”,引申为考核、选拔人才,《广雅·释诂》载“铨,度也”。“括”原意为捆扎,后衍生出总括、包容之义,《玉篇》注“结也,包括也”。二字组合后形成复合概念,指系统性的考核与综合评定,强调对事物或人才的全面衡量与总结归纳。这一构词规律符合《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中“动补式复合词”的特征。

二、文献用例

  1. 制度范畴:古代铨选制度中特指对官员的全面考评,《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凡铨括,必察其行能,核其资历”,体现对官吏德才资历的综合审查。
  2. 学术领域: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文史通义》有“铨括群言,折衷至当”之说,指对学术观点的系统梳理与精准提炼。

三、现代应用 该词在当代主要见于历史研究及公文写作领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全面考核并总结归纳”,《辞海》(第七版)补充说明其多用于制度性评价场景。具体用例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古代汉语词典》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铨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官员选拔和管理的制度或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铨括”指选拔和统领官吏的过程,强调对人才的审查、评估与任用。其中:

二、词源与用法

  1. 历史背景
    该词源自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如晋代孙绰《司空庾永碑》中记载:“正身提衡,铨括百揆”,指公正选拔和管理百官。
  2. 功能特点
    包含两方面:
    • 选拔:通过考核、资历评定等方式筛选人才;
    • 统领:对已任官员进行职务分配和管理。

三、近义与延伸

四、示例与文献

典型用例见于《司空庾永碑》,描述官员虽未获高位,但通过“铨括”尽职尽责。

别人正在浏览...

般肠包围圈毕辞笔刀逼降不壹而三草偃吃顺不吃强吃乌饭痾黑屎赤支毸多能多艺伐毛洗髓梵译粪种符葆冈底斯山脉割碜根元禾坪和言荒燕互不侵犯条约鹄泻兼收博采阶閤解泰京都八景景响今律金字塔报继子濬波夸诈脸庞厉害灵蠯龙翔虎跃聋者之歌闽北话爬蛋旁睨譬于牵补牵附热孝丧榜三畏槮梢蜃阙申展时夜顺递顺颂松软塘上行恬和威骇稳坐钓鱼船仙人酒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