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牛羊弯曲之角。《北史·司马子如传》:“王给露车一乘,觠牸牛犊。犊在道死,唯觠角存。”
(2).用以代称牛羊。 清 汪琬 《请告》诗之六:“劙了柔桑种薄田,好骑觠角日周旋。”
觠角是汉语中表示动物弯曲犄角的专称。《说文解字·角部》记载:"觠,曲角也。从,糸声"(来源:《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指出其本义特指牛羊等动物自然弯曲的角部形态。段玉裁注疏强调"凡角之曲者曰觠",与直立的"角"形成形态区分。
清代王筠《说文句读》补充:"觠与拳音义皆同",印证该字通过形声构字法,用""表弯曲意符,"糸"作声符(来源:《说文解字四种》中华书局1998年影印本)。古文献中,《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游牝别群"郑玄注提及"觠角者别其群",显示该词曾被用于古代畜牧业中牲畜分类的实践记录(来源:《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现代《汉语大词典》收录该字时,除保留古义外,还引申指代"卷曲的植物藤蔓",但此用法在现存古籍中尚未见明确例证(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修订本)。
“觠角”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综合理解:
字面含义
引申含义
因“觠角”代指牛羊的显著特征,古代文献中可借代指牛羊整体(、)。
“觠角”是古汉语中描述动物角弯曲形态的词汇,兼具代指功能,现代使用频率低。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八关白蒿拜影迸阶冰川湖痴顽貙武出洋相寸阴尺璧的准凡境蜂拥蚁屯浮码头槅窗葛纱故态复萌郝蝉槐豆将诚降跽繮绳贱造颉斤进富臼窠久竹鞠穷局蹄可敦铿瞑两侧烈皇灵橐龙睛鱼虏父掳掠律体眉眼传情门夫绵缠末日审判普同囚籍虬髯拳局任负热窝深根固蒂沈声设文霜带说地谈天思忖四门馆宋学踏步踏道同庆宛珠文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