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悛悔的意思、悛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悛悔的解释

悔改;悔悟。《旧唐书·王毛仲传》:“往属艰难,遽兹逃慝,念深惟旧,义在优容,仍荷殊荣,蔑闻悛悔。”《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二年》:“ 鏐 遗 昌 书曰:‘与其闭门作天子,与九族、百姓俱陷涂炭,岂若开门作节度使,终身富贵邪!及今悛悔,尚可及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姓》:“汝即某耶?罪恶贯盈,不自悛悔,又以他人之物,占为己有。此等横暴,合置鐺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悛悔”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认识到错误并真心诚意地改正,强调由内心认识到过错到外在行为发生积极转变的完整过程。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 词义解析

  1. 本义与构成:
    • “悛” (quān):本义为“停止”、“更改”。《说文解字》释“悛”为“止也”,引申为停止错误行为、改过。
    • “悔” (huǐ):本义为“悔恨”、“懊悔”。《说文解字》释“悔”为“悔恨也”,指因认识到过错而产生的内心懊恼和遗憾。
    • 合成义: “悛悔”二字结合,意指因内心悔恨(悔)而停止错误、改过自新(悛)。它比单纯的“后悔”更强调付诸行动的改正,比“悔改”在书面语中更具古典色彩。

二、 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对“悛悔”的释义为“悔改;悔过”。该词典是当今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词典,收录词条广泛,释义精当,具有极高的学术权威性。其释义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悛悔”的核心含义。
  2.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虽未直接收录“悛悔”词条,但对“悛”的释义为“悔改”,如“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作为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规范性语文工具书,其对“悛”的释义为理解“悛悔”提供了重要依据。
  3. 《辞源》(商务印书馆): 作为一部主要收录古汉语词汇和古代文史百科条目的大型辞书,《辞源》对“悛”的释义引用了《左传》等经典用例,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阐释了“悛”所蕴含的改过自新的深刻意义,是理解“悛悔”古典意蕴的重要参考。

三、 语义特征与用法

四、 文化内涵 “悛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道德观念,特别是儒家思想对个人修养的要求。儒家强调“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提倡通过反省发现不足并改正(“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能够“悛悔”被视为一种美德,是个人道德提升和完善的关键环节。这种对自我反省和改过自新的重视,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悛悔”是一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意指因内心认识到错误而感到懊悔,并进而停止错误、改过自新。其核心在于悔恨与改正的统一。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辞源》等为其释义提供了坚实的学术依据。理解“悛悔”,不仅需掌握其字面意思,更应体会其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向善的伦理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悛悔”是一个书面语词汇,读音为quān huǐ,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含义

指悔改、悔悟,通常强调对错误或恶行的深刻反省与改正意愿。例如《旧唐书》中“蔑闻悛悔”即表示未听到悔改的消息。


单字拆解

  1. 悛(quān)
    本义为悔改,常见于成语“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思悔改)。
  2. 悔(huǐ)
    指因过错而后悔,如“悔过”“悔恨”。

二字组合为并列结构,强化“悔改”之意。


古籍例句


近义与反义词


使用提示

别人正在浏览...

白鵺杯赛背竈兵力程功陈货池汤輴輴得鹿电闼滴露研珠凡士发铏俷德奉粟高安高烈高让苟徇官统姑父国内红告示惊怆景命金翟决渎撅头船课工垦荒空漠孔子口锋口快冷脸子鬣狗灵后礼宪路向律义马政弭兵迷鬼迷芒名学末光千仇万恨牵拘轻荡擎托琼篱三权分立骚屑书词顺始铁钱蛇頽滥渭曲先道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