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岐山 之南。《诗·鲁颂·閟宫》“ 后稷 之孙,实维 大王 ,居 岐 之阳,实始翦 商 ” 汉 郑玄 笺:“ 大王 自 豳 徙居 岐 阳。” 唐 张说 《皇帝马上射赞》第七:“天子省歛,薄守 岐 阳。” 明 刘基 《述志赋》:“邅吾道夫西陲兮,听鸣凤於 岐 阳。”
“岐阳”是一个具有历史与文学内涵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岐阳指岐山(今陕西省境内)的南面。这一含义源自《诗经·鲁颂·閟宫》中记载周太王(大王)从豳地迁居至岐阳,为周朝灭商奠定基础。汉代郑玄在笺注中明确提到:“大王自豳徙居岐阳”。
根据权威词典解释,“岐阳”还包含以下衍生含义:
“岐阳”在古诗文中常被提及,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词或地名背景,可参考《诗经》、元好问诗集等文献。
岐阳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岐”和“阳”两个字组成。
“岐”字的部首为“山”,具有4画;“阳”字的部首为“阝”,具有12画。
岐阳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隐公五年》:“登岐山,望羊磴陵”,意为登上岐山,眺望羊磴陵。繁体字中的“岐”字和“陽”字分别使用了更多的繁复笔画。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存在差异,岐阳一词的古时候写法为“岐陽”。
1. 他来自岐阳,是一个美丽的小城。
2. 扬州大学坐落于岐阳地区。
1. 岐路:指分道扬镳、选择不同方向的路。
2. 阳光:阳光明媚,指阳光照耀。
3. 岐黄:指《内经》中的“黄帝”、《山海经》中的“岐山”。
类似词语包括:岐山、羊磴、阳山等。
相对词语包括:连山、阴山等。
霭露鹌鹑骨飿儿败子回头金不换傍牌班丝贝惭恻骖騑颤脱弛慢疵污邨社厝边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缆符葆浮贱拊拍攻备孤障黑影呵腰黄龙牌假造旌显金莲寳相九节蒲烤烟酷待栎釜留馆碌碡磙贸易额美工艨艟门内密偶懦退盘垄平禠窃攘穷尽穷身齐耦铨拟三尊赏恋杉萝蛇衔膏时杰疏眉朗目私祧诉讼费唐殷田土铁算子污渎诬捏橡皮膏小让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