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iet and deep] 清静幽深
泉石清幽
(风景)秀丽而幽静。 唐玄宗 《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坐朝繁聪览,寻胜在清幽。” 元 刘因 《游源泉》诗:“丛祠鬱苍翠,万古藏清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有四五家当峡而居,竹篱茅舍,颇觉清幽。” 柔石 《二月》十五:“这时两人已经走到一处清幽的河边。”
“清幽”是汉语中形容环境氛围的形容词,由“清”与“幽”两个语素复合构成。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1028页),“清”本义为水澄澈,引申为纯净、安静;“幽”指深远僻静,合而为“清幽”,形容环境秀丽而静谧,多用于自然景观或人文场所,如“清幽的山谷”“月色清幽”。
从语义演变看,《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9卷第563页)指出该词最早见于唐代诗文,白居易《池上幽境》中“褭褭过水桥,微微入林路。幽境深谁知,老身闲独步”即描绘出清幽意境。现代汉语中,其核心语义包含三个维度:视觉上的洁净感(如竹林碧透)、听觉上的宁静感(如泉流无声)、心理层面的超脱感(如禅院氛围)。
典型搭配方面,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显示,“清幽”常修饰具象空间名词,出现频率前三为:寺院(28.6%)、庭院(22.1%)、溪谷(19.3%)。《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876页)特别说明该词属于书面雅语,不宜用于嘈杂市井环境的描写。
“清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īng yōu,主要用于形容环境或景色的特点。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清幽”指(风景)秀丽而幽静,强调环境的清净、雅致与深邃感。例如:“这里的环境十分清幽,到这儿玩,是一种享受。”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
“更如朗照松间的明月,清幽明净。”
“浓密柔润的散发洒在蓝花布背包上,宛若清幽山潭中倾泻下来的一壁瀑布。”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安身立命绊脚石卑脚陛殿滨涯搏心不巧布新察觉衩衣称觥初基辍硋刺环村集倒座豆粥堆鸦敦奬独往防腐剂傅别付诸一炬公中观火国祸翰蕃翰札黄眚剪截铺骄恣鲸甲旌尚金囊局断桔桀抗涝空前绝后宽弛连金泥六冲龙德马不停蹄奶娘内侄蓬转濮上风莆仙戏期日棋筒肉干上啓霜叶熟擣思渴诵绎闻化沃饶渥洼相促相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