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眼的意思、青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眼的解釋

[good graces]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跟“白眼”相對)

詳細解釋

(1).指對人喜愛或器重。與“白眼”相對。 唐 杜甫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仲宣 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酒狂》:“ 賈 重揖皂帽人,且囑青眼。” 冰心 《我們太太的客廳》:“近來她漸漸感到青春之消逝而 陶先生 之忠誠如昨,在衆人未到之先,我們的太太對于 陶先生 也另加青眼了。”參見“ 青白眼 ”。

(2).借指知心朋友。 唐 權德輿 《送盧評事婺州省觐》詩:“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歸。” 宋 司馬光 《同張聖民過楊之美明日投此為謝》詩:“呼兒取次具杯盤,青眼相逢喜無極。”《剪燈馀話·青城舞劍錄》:“久隱 青城 ,忽逢青眼。”參見“ 青白眼 ”。

(3).喻青春年少。 唐 張祜 《喜王子載話舊》詩:“相逢青眼日,相嘆白頭時。” 宋 王安石 《次韻酬宋玘》之一:“青眼坐傾新歲酒,白頭追誦少年文。” 清 方文 《與從子子建感舊》詩:“少年同學惟青眼,易世相逢已白頭。”

(4).柳眼。指初生的柳樹嫩葉。 宋 李元膺 《洞仙歌》詞:“雪雲散盡,放曉晴庭院。楊柳於人便青眼。”此指柳樹長出嫩葉。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柳也,隻要你迎過客,送行人,開青眼,展黛眉,伴 陶潛 的見識。”參見“ 柳眼 ”。

(5).硯名。以硯石有青色斑暈得名。 宋 無名氏 《端溪硯譜》:“蓋自 唐 以來,便以青眼為上,黃亦為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青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核心含義

“青眼”指用黑色的眼珠正視對方,表示對人的喜愛、重視或尊重,與表示輕視的“白眼”相對。


來源與典故

  1. 《晉書·阮籍傳》記載
    阮籍不拘禮法,對厭惡之人以白眼相待,對欣賞之人則“青眼有加”。這一典故成為“青眼”的起源。
  2. 詩詞中的引用
    唐代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中“青眼高歌望吾子”,宋代王安石“青眼坐傾新歲酒”等詩句,均以“青眼”表達對知己或後輩的器重。

延伸含義

  1. 代指知心朋友
    如唐代權德輿詩句“客愁青眼别”,以“青眼”暗喻情誼深厚的友人。
  2. 形容青春年少
    張祜、王安石等詩人曾用“青眼”指代年少時光,如“相逢青眼日,相歎白頭時”。

現代用法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晉書》或杜甫、王安石等詩人的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青眼

青眼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眼睛的顔色呈現出青色。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青”字的部首“靑”,右邊是“目”字的部首“⺍”。青眼的字形比較簡單,共有9個筆畫。

“青眼”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早在《莊子》、《論語》等古代文獻中就有所記載。在古代,人們用“青”來形容顔色較淺的綠色,而眼睛顔色稍微淡一些的人便被形容為“青眼”。

在繁體漢字中,青眼的寫法與簡體相同,隻是筆畫的書寫方式略有不同。

古代漢字中,青眼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如《莊子》中的記載“青眼睛”、《論語》中的“青眼憤怒”等,都表示古代人們對于眼睛顔色的描繪。

以下是一些帶有“青眼”的例句:

1. 他的青眼透露出内心深處的善良與真誠。

2. 她有一雙燦爛的青眼,像清晨的天空一樣美麗。

組詞:青苔、青山、青草、青天、青竹、青蛙等。

近義詞:藍眼、碧眼、綠眼。

反義詞:黑眼、棕眼、紅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