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诱 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南朝 梁 萧统 《铜博山香炉赋》:“於时青女司寒,红光翳景。” 唐 杜甫 《秋野》诗之四:“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清 姚鼐 《问张荷塘疾》诗:“今年青女慵司令,九日黄花未吐枝。” 郭沫若 《东风吟》:“青女相欺又几时?眼前百卉竞芳菲。”
(2).借指霜雪。 唐 寒山 《诗》之一一五:“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 宋 王安石 《红梨》诗:“岁晚苍官纔自保,日高青女尚横陈。” 元 张可久 《一枝花·冬景》套曲:“玄冥不出权独占,青女三白势转严。”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秋思》词:“霜讯下银塘,併作新凉,奈他青女忒轻狂。”
(3).喻指白发。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赏花》:“繁华易陨,恐青女又侵青镜。”
“青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形象,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青女是掌管霜雪的女神,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诱注中称其为“青霄玉女”,主司秋冬霜雪降临。这一形象被《幼学琼林》总结为“青女乃霜之神”,成为古代天文认知的经典符号。
霜雪代称
文人常以“青女”直接指代霜雪,如杜甫《秋野》中“飞霜任青女”,寒山诗“常遭青女杀”。
白发隐喻
因霜雪色白,衍生出对白发的比喻,如姚鼐“青女慵司令”暗指白发渐生。
■扩展说明
青女的形象融合了自然现象与人文想象,从《淮南子》到唐诗宋词,其神话内核不断被赋予诗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秋寒”“肃杀”“时光流逝”等意象的经典载体。
基本意思:指青春年少的女子。
部首:女(女性);笔画:11画。
《青女》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小雅·车辖》:「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动摇行复止,六龙何嶷峣。青女寻常见,崇山峻岭应。」原意为形容年轻的女子在园中漫步,展现出青春的活力。
青女(繁体字:青女)。
在古代文献中,青女有时被写作「靑女」。
1. 她是一位青女,容貌秀丽,气质优雅。
2.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青女的成长故事。
青年、青春、青春期、女子、女性等。
少女、少妇、少女儿。
老妇、中年妇女、长者。
百无一是伴奏逞技充寒触忌醇备楚制徂晖大醮大钱雕镌恩公二房凡主逢迎富尔贝人赋韵歌乐跟进供唱勾陈钩逮管蠡关限龟将瞽漏海内鼎沸合江亭鹤戏鹤瘗铭宦家护跸甲冠天下金注狂者冷静犂庭扫穴龙禁尉面红面绿霓裳素屏处锹镢琴歌轻权取办肉髻软磨山阁石言授钺鼠尾轿司计碎剁嗉子陶广亡地枉志汙糟向盘小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