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駮的意思、六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駮的解释

1.兽名。亦省称“ 駮 ”。《尔雅·释畜》:“駮,如马,倨牙,食虎豹。” 晋 左思 《吴都赋》:“驀六駮,追飞生。”《北齐书·循吏传·张华原》:“先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 华原 临州,忽有六駮食之,咸以化感所致。”

2.树木名。即梓榆。《诗·秦风·晨风》:“山有苞櫟,隰有六駮。” 孔颖达 疏引 陆玑 疏:“駮马,梓榆也。其树皮青白駮犖,遥视似駮马,故谓之駮马。”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六駮,山中有木,叶似豫章,皮多癣驳。”按,《晨风》之“六駮” 毛 传以为兽名,但其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皆以木名相配,当以 陆 疏为长。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六駮”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兽名

指传说中的猛兽,形似马,牙齿尖锐,以虎豹为食。该释义最早见于《尔雅·释畜》,并在《北齐书》等古籍中有实际用例,如“六駮食猛兽”的记载。

二、树木名

即“梓榆”,因树皮青白斑驳,远观似駮马而得名。此义出自《诗经·秦风·晨风》的“山有苞櫟,隰有六駮”,后经陆玑等学者注解明确。

三、成语含义

形容事物纷繁复杂、难以理清的状态。其结构由“六”(表数量多)和“駮”(表纠缠)组成,源于战国时期韩非整理法律政治问题的典故。使用场景包括:

  1. 描述涉及多方面的复杂问题;
  2. 比喻思维或关系错综难解。

补充说明

需注意与“六驘”(匈奴单于的六匹骡马,象征卓越能力)区分,二者虽读音相近,但含义不同。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六駮

六駮(liù bó)是一个古汉字词语,指的是“六个马齿”。

拆分部首和笔画

六駮的部首是马(mǎ),它的拼音是mǎ,它的笔画数是十五画。

来源

六駮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尔雅》一书中,意为用六个马齿装饰马嚼子。

繁体

六駮的繁体字为六駮。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六駮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字形稍有变化。

例句

1. 他的马嚼子上装饰着六駮,十分漂亮。

2. 这位书法家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六駮这个古汉字。

组词

六駮的组词包括:六駮装饰、马齿六駮。

近义词

六駮的近义词包括:六角、六齿。

反义词

六駮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