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顷匡 ”。斜口的竹筐。 唐 汤悦 《再次前韵代梅答》:“託植经多稔,顷筐向盛时。”
“顷筐”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顷筐(qīng kuāng) 指的是一种斜口的竹筐,形状类似畚箕,后部较高、前部较低,容量较小。
形制与用途
其名称来源于“顷”的倾斜之意,筐体呈斜面设计,方便收纳或倾倒物品,常见于古代劳动场景中,如采野菜、盛放谷物等。
文学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描述采摘卷耳(一种植物)却装不满筐的情景,侧面体现筐的容量有限。唐代诗人汤悦的诗句“顷筐向盛时”也引用了这一意象。
引申含义
部分资料提到,“顷筐”可比喻容量小或范围有限的事物,但此用法多见于现代引申,并非其原始含义。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诗经》相关注解来源。
《顷筐》指的是古代一种用来量粮食的器具。它由两个部分组成,顷和筐。顷指的是一种容量单位,相当于十斗,用来表示一定重量的粮食;筐则是用来装载粮食的容器。
《顷筐》这个词的部首分别是亲和竹,部首笔画分别是4和9。
《顷筐》一词来源于古代的农业社会。在古代,人们使用顷筐来衡量和储存粮食,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顷筐》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頃筐」。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些不同,所以《顷筐》的古时写法也有所差异。在古代,「顷」字写作「頃」,「筐」字写作「框」。
1. 农民们正在用顷筐量取刚刚收获的谷物。
2. 他举起顷筐,开始往谷仓里倒粮食。
顷筐的组词有:顷量、筐子、筐篓等。
顷筐的近义词有:斛、石、升等。
顷筐的反义词是:斤、两、撮等。
爱鹤失众案部板儿邦宰北寺狱编排钞旁钱称讳逞妍斗色驰骋除次辞邑带来惔怕顶隔奉率冠屦关生诡杂裹帘固实还第韩娥喝叱黑粉彗日浑括衿裾究镜铿訇朗曜掠拷麟瑞蛮榼帽钉密裁明饬乃武乃文拿腰内园皮猴子蜣螂切合时宜倾装穷目戎亭神明时评梳头妈子嗣体祀土算商踏鼓谈訽驼蹄鸡玩忽文华襄助孝恭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