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军队的驻地。《尉缭子·分塞令》:“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地分,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一本作“ 分地 ”。
(2).分封之地;领地。《汉书·高帝纪下》:“又加惠於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亡上下之分。”《北史·宕昌传》:“姓别自为部落,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 宕昌 即其一也。”
(3).地区,地段。 宋 苏辙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 江 湖 诸路,自来皆係出米地分。”《元史·河渠志一》:“ 沧州 地分,水面高於平地,全藉隄隁防护。”
(4).犹地位。 唐 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述庵书》:“若夫 江 浙 学差,皆三品以上大员,出膺任使,地分既高,卓然自立。”
(5).犹地步。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我直捱到这地分,在野店荒村,被疾病缠身,举目也那无亲,只有你你你 张仪 是故人。”
“地分”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五类解释:
分封之地/领地
指古代诸侯或首领的封地。如《汉书·高帝纪下》记载“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强调分封后的地域归属。
地区/地段
泛指具体的地理区域或划分范围。例如宋代苏辙提到“江湖诸路,自来皆係出米地分”,元代文献中也有“沧州地分”的表述。
军队驻地
古代军事术语,指军队驻扎的固定区域。《尉缭子·分塞令》明确记载“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地分”。
地位
唐代杜甫诗句“地分清切任才贤”及清代《啸亭杂录》中“地分既高”均用此意,指身份或社会层级。
预测学术语(特殊领域)
在大六壬金口诀预测学中,“地分”是分析吉凶的基点,用十二地支表示空间位置(注:此释义来源权威性较低,多见于玄学领域)。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