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蒲服的意思、蒲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蒲服的解释

[sit on the ground] 以跪姿坐于地上

古代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着差不多,所以《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 吴市”。—— 吕淑湘《语言的演变》

详细解释

犹蒲伏。伏地膝行。《战国策·秦策三》:“﹝ 伍子胥 ﹞坐行蒲服,乞食於 吴 市。” 鲍彪 注:“蒲服、匍匐同。”《史记·苏秦列传》:“嫂委虵蒲服,以面掩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蒲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蒲服”读作pú fú,指以跪姿坐于地上,两膝着席,类似于古代席地而坐的姿势。这一动作在《战国策》中被用来描述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的情景,即跪行或伏地移动的姿态。

二、出处与典故

  1. 《战国策·秦策三》
    记载伍子胥逃亡时“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体现其艰难处境中的匍匐姿态。
  2. 《史记·苏秦列传》
    提到“嫂委虵蒲服,以面掩地”,进一步印证“蒲服”与伏地爬行相关。

三、同义词与演变

四、现代释义

现代汉语中,“蒲服”多作为书面语或历史典故中的词汇使用,强调跪伏、卑微的姿态,常见于古文解析或文学作品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战国策》《史记》原文或语言学相关研究(如吕淑湘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蒲服

蒲服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艹”和“果”两个部首组成,总共包含6个笔画。在繁体字中,蒲服的写法为 蒲﨑。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常常会使用蒿草制作成的服装来抵御寒冷。

蒲服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通常被写作 “蒲葆” 或者 “葡葆”。这种写法中,“服”的意思与现代汉字相同,表明它是用来穿戴的衣服。而“蒲”或 “葡” 则表示使用蒿草来制作这些衣服。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来展示如何正确地使用词语“蒲服”:

1.天气开始变冷了,我准备穿上蒲服来保暖。

2.据说在古代,蒲服是一种常见的冬季衣物。

蒲服的近义词是“草服”,意思相似,都表示用草类材料制成的服装。反义词可以是“棉服”或“羽绒服”,因为它们是由棉花或羽毛制成的保暖衣物,与蒲服不同。

以下是一些由“蒲服”组成的词语:

1. 蒲服制作:指使用蒿草来制作服装的技艺。

2. 蒲服材料:指用来制作蒲服的蒿草等植物材料。

3. 蒲服风格:指蒲服所体现的设计和风格。

总结来说,蒲服是指用蒿草制作成的衣物,它在古代被广泛使用,用于保暖和防寒。蒲服的繁体写法为蒲﨑,古代汉字写法为“蒲葆”或“葡葆”。通过组词、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