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扑断的意思、扑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扑断的解释

处理;决定。《旧五代史·食货志》:“其麴官中自造,委逐州减旧价一半,於在城扑断货卖。” 宋 刘克庄 《岁晚书事》诗之五:“人间止有 漳泉 叟,扑断 衡山 了一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扑断是一个现代汉语中较为生僻的动词短语,目前未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语文工具书收录。根据方言使用和网络语料分析,该词存在以下两种可能的释义方向:

  1. 字面义项组合 从构词法角度分析,"扑"指向前冲的动作(《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p.1023),"断"表示截开、中止(《新华字典》第12版,p.115)。组合后多用于描述「猛然冲撞导致断裂」的物理状态,常见于民间口语表述,例如:"他扑断树枝做柴火"。

  2. 方言引申用法 在部分北方方言区(如山西晋语),该词存在隐喻用法,可表达「快速解决难题」的行为状态。此用法可见于《山西方言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3)第278页记录的俗语:"这事得扑断处理",此处强调处理问题的果断性。

由于该词尚未进入现代汉语规范词汇系统,建议在正式书面表达中使用「折断」「果断处理」等替代词。若需引用方言用例,建议标注具体地域来源并参照地方志语言卷的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扑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1. 基本释义
    拼音为pū duàn,注音为ㄆㄨ ㄉㄨㄢˋ,核心含义是“处理;决定”。例如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对事务的处置或裁决。

  2. 引证与例句

    • 《旧五代史·食货志》中提到:“其麴官中自造,委逐州减旧价一半,於在城扑断货卖。” 此处“扑断”指官方对酒曲定价和销售的管理。
    • 宋代刘克庄《岁晚书事》诗之五:“人间止有漳泉叟,扑断衡山了一生。” 此处引申为对某事的决断或了结。
  3. 字义分解

    • 扑:本义为“用力向前冲”或“拍打”,引申为全身心投入某件事(如“一心扑在工作上”)。
    • 断:意为“裁决、判定”,如“决断”“断绝”。
  4. 使用场景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特定历史语境中,通常与官方决策、事务处理相关。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代文献记录。

别人正在浏览...

跋扈飞扬百城书八夤滮池水邠盼残梦蟾蜍岔子吃白墨饭虫蚁筹维斗牛服断舌分彻風逆風月干支各个骨突子寒衾河清难俟怀安遑扰獾猪化雨晦滞将用讲赞椒口脚皮银椒馨浄利今样就正有道儁声崆峒侣轮运緑文赤字濛汗南杂剧喷浆法奇祸秋节漆烟伤害少歌圣女蛇皮癣蛇形十家香水封榻橘淘井天烖同忧妄进午日祥正嚣黩习惯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