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蒲鞭的意思、蒲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蒲鞭的解释

以蒲草为鞭。常用以表示刑罚宽仁。《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唐 李白 《赠清漳明府侄聿》诗:“蒲鞭挂簷枝,示耻无扑抶。” 宋 苏轼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蒲鞭”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词义

蒲鞭(拼音:pú biān)指用蒲草制成的鞭子,象征刑罚宽仁。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轻微的惩罚警示犯错者,而非施加肉体痛苦,强调为政者的仁慈。

二、历史典故

  1. 《后汉书·刘宽传》记载:东汉官员刘宽治理地方时,对有过错的官吏“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即用蒲鞭象征性惩罚,使其知耻改过。这一典故成为宽厚执政的典范。
  2. 李白诗句引用:唐代诗人李白在《赠清漳明府侄聿》中写道“蒲鞭挂簷枝,示耻无扑抶”,进一步以文学形式强化了其象征意义。

三、延伸意义与成语

四、应用场景

古代文献中多用于赞颂官员宽厚治民,现代则常见于历史研究或文学赏析中,作为传统法治文化的象征符号。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后汉书》、李白诗集等文献,或查阅上述标注的网页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蒲鞭的意思

蒲鞭(pú biān)是指一种古代用来抽打的鞭子,由蒲草制成。这种鞭子通常被用于体罚或驱赶牲畜。

拆分部首和笔画

蒲鞭的拆分部首是草字头部首,并且它有18个笔画。

来源

《蒲鞭录》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作者是明代才子戚继光。这部小说被认为是戚继光在描述古代蒲鞭的制作和使用时使用的来源。

繁体

蒲鞭的繁体字是蒲鞭(蒲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蒲鞭的汉字写法为「蒲鞭」,与今天的写法相同。

例句

1. 他被蒲鞭抽打了十次,痛得大声哀嚎。

2. 这个农夫用蒲鞭驱赶牛群前进。

组词

蒲草、制作、使用、体罚、驱赶

近义词

鞭子、皮鞭、鞭打

反义词

蒲鞭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