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曝裈的意思、曝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曝裈的解释

晋 阮咸 曾于七月七日以竿挂犊鼻褌于庭。后以“曝褌”为疏放不拘之典。 唐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曝褌还当屋,张幕便成天。”参阅《晋书·阮咸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曝裈"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曝”和“裈”两个字组合而成,其含义与字面直接相关,并蕴含特定的文化典故。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字义分解

    • 曝 (pù): 本义为“晒”,指在阳光下晾晒东西。
    • 裈 (kūn): 指古代一种有裆的裤子,区别于无裆的“袴”(套裤)。相当于现代的合裆裤。根据《汉语大词典》,“裈”特指有裆的下衣。
  2. 合成词义

    • 字面意思: 将裤子(裈)拿到太阳底下晾晒。
    • 引申/典故义: 这个词最著名的出处是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任诞》。其中记载了“竹林七贤”之一阮咸的一则轶事:在七月七日(古俗晒衣日),阮咸的富邻居们在庭院中晒满了华贵的绫罗绸缎(“皆以纱罗锦绮”),而阮咸家境贫寒,无甚可晒,便“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旁人感到奇怪,他回答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意思是:我也不能免俗,姑且这样应应景罢了!)。
    • 因此,“曝裈”或“晒裈”便用来指代:
      • 贫寒简朴的生活状态: 因为只有穷人才会晒不值钱的裤子。
      • 率性任诞、不拘礼俗的行为: 像阮咸那样,以幽默自嘲的方式应对世俗惯例。
      • 在特定时节(如七夕)进行的应景行为: 虽然寒酸,但也算参与了习俗。
  3. 用法特征

    • 古语色彩浓厚: “曝裈”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引述古籍或讨论相关典故的语境中。
    • 多与阮咸典故关联: 提到“曝裈”,人们通常会联想到《世说新语》中阮咸晒犊鼻裈的故事及其体现的名士风度。
    • 犊鼻裈: 在典故中,阮咸晒的是“犊鼻裈”,这是一种形似牛鼻、短而窄的裤子,多为贫贱劳动者或仆役所穿,更凸显了其贫寒与不羁。

“曝裈”字面指晾晒裤子,但其核心含义源于《世说新语》中阮咸的典故。它象征着贫寒简朴的生活,更体现了主人公率真任诞、不拘礼法、幽默自嘲的名士风范。这个词是特定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产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曝裈”是一个汉语典故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1. 词义与读音
    读音为pù kūn(注音:ㄆㄨˋ ㄎㄨㄣ),由“曝”(晒)和“裈”(古代一种短裤)组成,字面意为“晒裤子”。

  2. 词源与典故
    源自《晋书·阮咸传》记载:西晋名士阮咸在七月七日(古俗晒衣日)用竹竿挂“犊鼻裈”(一种短裤)于庭院,以此对抗当时炫富晒华服的风气,展现其洒脱不羁的性格。

  3. 引申含义
    后以“曝裈”代指疏放不拘、蔑视世俗礼法的行为,成为文人表达超然态度的典故。例如唐代李端诗句“曝褌还当屋,张幕便成天”即化用此典。

  4. 文化关联
    阮咸属“竹林七贤”之一,其行为反映了魏晋名士追求自由、反抗虚伪礼教的风尚。该典故常与“晒衣”习俗对比,凸显反讽与个性张扬的意味。

别人正在浏览...

叆霼安于一隅柏子香辩议彪耀参考大锣跌荡曡子毦笔焚轨功耗观渔桧花蜜闺阃骇怛鹤扇铧弓化魂怀强环连诙笑火急火燎翦弃纪传体寄画鲸海京控酒妇九回曲鸠子喟然太息魁雄利空灵蛇磷缁笼袖缕续买纳袍絝倾诈丧惘三天两头赊促生分谂知沈膇师生时韵受夹板气铁洛贴铺头晚酴米王鈇闲世咸与惟新虓将宵烛谢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