疋似的意思、疋似的详细解释
疋似的解释
譬如。 宋 范成大 《春来风雨无一日好晴因赋瓶花》诗之二:“三分春色三分雨,疋似东风本不来。”
词语分解
- 疋的解释 疋 ǐ 同“匹”①。 疋 ǎ 古同“雅”,《尔雅》亦作《尔疋》。 疋 ū 脚。 笔画数:; 部首:疋; 笔顺编号:
- 似的解释 似 ì 相类,像:相(乶 )似。类似。似是而非。 好像,表示不确定:似乎。似应如此。 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似一个。 似 ì 〔似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如“他乐得什么似似”。亦作“是的”
专业解析
"疋似"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近代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的白话文献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是"好像"、"仿佛"、"类似",用作比拟副词。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
"疋似"表示两事物之间存在相似性或比喻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好像""好似"。
例:明代小说《醒世姻缘传》中常见用法,如"疋似那阎王追魂一般",意为"仿佛像阎王追魂似的"。
-
词源与构成
- 疋(pǐ):古同"匹",有"匹配""相类"之意(《说文解字》:"疋,足也……一曰匹也")。
- 似:表示相似、比拟(《说文解字》:"似,象也")。
二者组合强化比拟关系,属同义复合词。
二、语法功能
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引出比喻对象:
三、文献例证与权威来源
-
《近代汉语词典》(白维国主编)
收录"疋似"词条,释义为"好像,好似",引《醒世姻缘传》第四回:"疋似那阎王追魂一般"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 978-7-5161-7580-3。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虽未单列"疋似",但"疋"字条释"同'匹',相当、相配","似"字条释"类似、好像",可佐证其构词逻辑 。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3800-8。
四、使用场景与演变
- 历史语境:多见于明清白话小说、戏曲,如《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反映近代口语特点。
- 现代地位:因"匹似""譬如""好像"等替代词普及,"疋似"逐渐消亡,仅存于古籍研究与方言残留中。
参考文献
- 白维国主编. 《近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网络扩展解释
“疋似”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 含义:意为“譬如”“好比”,用于比喻或举例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例如宋代范成大在《春来风雨无一日好晴因赋瓶花》中写道:“三分春色三分雨,疋似东风本不来”。
二、读音与构成
- 发音:读作yǎ sì,其中“疋”为通假字,同“雅”;“似”在此处读本音sì。
- 字义解析:
- “疋”原指古代织布工具(类似梭子),后借作比喻相似性;
- “似”表示“像”“类似”,二者结合强调事物间的相仿关系。
三、使用场景
- 文学表达:多用于诗词或文言文中,如“疋似春潮带雨来”,形容自然现象的关联性;
- 日常类比:可比喻人物外貌、物体形状或抽象概念的相似性,如“两人相貌疋似”。
四、关联知识
- 近义词:譬如、比如、恰似;
- 现代使用:现代汉语中较少见,多见于古籍或仿古文体。
总结来说,“疋似”是一个带有古典色彩的比喻词,适合在文学创作或特定语境中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尔雅》及宋代诗词集。
别人正在浏览...
璧回炳炳琅琅不从财物谗逆沉不住气嗔色吃太平饭出旅鉏民辍己麤饘得救点金钓船对值夺适独甚发鱼敷纳鈇钺竿头日进桂楫还付海星含春王皓壁后生仔峘岳计办继电器急件及物动词捐忘括刷厽砢礼门义路六蓺缕子脍买夜瞒天谎毛货弭息鸟啼花怨排行榜排说劈胸前仆后踣闪避赏析神出鬼入声味神尧慎于接物瞬间縚线危旌兀首纤赜鞋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