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蒲的意思、白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蒲的解释

白色的蒲苇。 唐 陆羽 《茶经·器》:“畚以白蒲,卷而编之,可贮盌十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蒲,汉语词汇,主要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1. 植物学释义:指香蒲科植物(特指其根茎或花序)

    • 核心解释: “白蒲”并非现代植物分类学中的独立物种名称,而是古人对香蒲科(Typhaceae)香蒲属(Typha)某些植物的特定部位(尤其是其根茎或初生花序)的俗称或描述性称呼。
    • 形态特征: 这类植物为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其根茎粗壮,横走泥中,色白质嫩,故称“白蒲”。叶片通常狭长、线形,直立。其穗状花序呈蜡烛状,初生时颜色较浅(如黄绿色或淡褐色),有时也被描述为“白”。
    • 分布与习性: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的湖泊、池塘、河滩、沼泽等浅水区域。
    • 相关物种: 常指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等常见种类。其嫩根茎(蒲菜)可食用,花粉(蒲黄)可入药,叶片可用于编织。
    • 来源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对“蒲”的释义包含其作为水生植物的基本特征,并提及“蒲棒”(即花序)和“蒲菜”(即根茎)。《中国植物志》在线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详细描述了香蒲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及经济用途。
  2. 文学与文化意象:象征柔韧、繁茂或离别

    • 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白蒲”常作为意象出现,主要取其生长于水泽、丛生茂盛、质地柔韧洁白的特点。
      • 柔韧与生命力: 其根茎虽洁白柔软,却能深植泥中,象征内在的坚韧与顽强的生命力。
      • 繁茂与生机: 成片生长的白蒲呈现郁郁葱葱的景象,常用来描绘水边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
      • 离别与思念(较少见): 因其生长在水边,偶尔也用于渲染离别的氛围。
    • 典籍例证: 《诗经·大雅·韩奕》中有“其蓛维何?维笋及蒲”之句,其中的“蒲”即指香蒲类植物,描绘了物产的丰饶。《诗经·陈风·泽陂》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以蒲、荷并提,描绘水边景象。
    • 来源参考: 《诗经》原文及历代注疏(如中华书局版《诗经注析》)提供了“蒲”作为文学意象的早期例证。《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在“蒲”字条下收录了相关文学用例及释义。

“白蒲”一词的核心指代对象是香蒲科香蒲属的水生植物,尤其强调其根茎的白色特征或初生花序的浅色外观。在植物学层面,它指向一类具体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湿地植物。在文学与文化层面,“白蒲”则超越了具体的植物指称,成为一种承载着柔韧、繁茂、生机等象征意义的意象,常见于古典诗词歌赋之中。

网络扩展解释

“白蒲”一词的详细解释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基本释义

“白蒲”拼音为bái pú,指白色的蒲苇(蒲草)。蒲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湿地,叶细长柔韧,古代常用于编织器具(如草席、筐篮)或制作驱蚊工具(如晒干的蒲棒)。


二、文献出处

唐代陆羽在《茶经·器》中提到:

“畚以白蒲,卷而编之,可贮盌十枚。”
意为用白色蒲草编织成容器,存放茶碗。此处“白蒲”既指材料,也体现其自然色泽。


三、地名关联

“白蒲”也是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的名称来源。据记载,该地因历史上盛产蒲草得名,镇名沿用至今。尽管如今蒲草已少见,但镇内仍保留大量明清古建筑,如古戏台、庙宇等,被列为历史文化名镇。


四、名称争议

关于“白蒲”的颜色描述存在讨论:


“白蒲”既是古代文献中的植物名称,也作为地名承载了历史与文化的双重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白蒲镇详情,可查阅地方志或文化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别具只眼别作良图不知所可筞筞承露囊踹匠词士甸农地租动换放映队蕃戎風木之思风信年华伏波皋鱼好力鹤盖后起之秀槐胶弹子黄不老灰心短气贱敛贵出较著嘉则就命局图可乘可口骒马廥廪菱盖流洲荦荦确确卖降漫漶支离麻疹门向排蹙偏精劁折砌末庆喜秦汉子嶔岩雀鼠之争曲均惹乱子日烟生卉石室金匮蒜发泝回贴钱货腕头畏葸不前五湖四海吴声相怨犀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