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評議的意思、評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評議的解釋

(1) [appraise sth.through discussion]∶評論是非

(2) [discuss;consult]∶商量;商議

與他評議

詳細解釋

(1).經議論而評定;評論。《後漢書·東夷傳·高句骊》:“無牢獄,有罪,諸加評議便殺之,沒入妻子為奴婢。” 唐 權德輿 《唐故太子右庶子王公神道碑銘序》:“ 李公 嘗稱公交道之深,評議之正,天下之人,以為知言。” 清 焦循 《阮中丞得陶陵鼎送置焦山邀同人以詩媵之》:“從此鼎入山,煙霞自深匿,評議任遊人,永勿堕貨殖。” 孫犁 《澹定集·<善闇室紀年>摘抄》:“學校的教學質量,我不好評議。”

(2).商讨;商議。 宋 司馬光 《答彭朝議書》:“足下位為朝大夫,任為部刺史,於朝政闕失,民間疾苦,願不惜以時上聞,俟禁中降出,得與諸公評議協同者,即行之。”《三國志平話》卷上:“ 玄德 歸宅,與二弟評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評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場景下有所延伸,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評論與商議
    “評議”指通過議論對事物的是非、價值等進行評定,或通過商讨達成共識。例如:“經過專家評議,這項發明獲得專利”。在日常語境中,常用于對公共事務、工作成果等的讨論,如“群衆評議政府工作”。

  2. 法律場景中的特殊含義
    在司法領域,“評議”特指法庭辯論後,合議庭成員根據事實和法律進行讨論并作出判決的訴訟活動。例如:“合議庭評議案件需遵循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二、延伸特點

  1. 程式性與客觀性
    評議通常遵循一定的規則和程式,強調客觀公正。例如學術評議需依據數據,司法評議需記錄不同意見并簽名存檔。

  2. 應用場景

    • 公共事務:如政策制定、公共項目評估(例:“專家評議冬奧會選手名單”)。
    • 組織内部:如企業對員工績效的評定(例:“根據勞動實績評議等級”)。
    • 文化領域:如對藝術作品或學術成果的讨論(例:“評議文學作品的創新性”)。

三、近義詞與用法示例

四、來源說明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定義、法律解釋及使用場景,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相關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評議:意義、拆分、來源

評議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對人或事情進行評論、評價、讨論或審議。評議的構成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言(yan)和言(yan),都有讨論、評價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目為14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中。在上古時期的甲骨文中,評議的寫法是“訁+訁”,形狀與現代稍有不同。而到了戰國時期的金文和西漢時期的隸書中,評議的寫法逐漸演化為現代的形式。

繁體寫法

繁體中文中,評議的寫法為「評議」。可以看到,繁體字的寫法在字形上比簡體更加複雜,擁有更多的筆劃,但其詞義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評議的書寫形式有時會根據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例如在金文中,評議的寫法為「訁+訁」,形狀與現代有所不同。到了隸書時代,書法家們将它調整為「話+言」,增加了形狀上的變化。這些古代的寫法雖然與現代略有差異,但其詞義依然相同。

例句

1. 這位專家對這個項目進行了全面評議,并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2. 我們應該開設一個座談會,對這個問題進行評議。

3. 好的領導應該能夠接受批評和評議,并及時作出調整。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評估、評價、評述、評職、議論

近義詞:批評、評論、檢讨、辯論

反義詞:贊揚、稱贊、嘉獎、褒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