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并轨的意思、并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并轨的解释

同迹。《文选·陆机<演连珠>》:“五侯并轨, 西京 有陵夷之运。” 刘良 注:“轨,跡也。”《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故太宰 渊 ( 褚渊 ),丞相 嶷 ( 豫章文献王 嶷 ),亲贤并轨,即为成规。” 吕延济 注:“言 竟陵王 贤与 褚 同迹,亲与 嶷 同规。”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虽一时佐命之臣并轨宣翼,而赞画帷幄之奇谋,恢復中原之大计,往往属之 基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并轨"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多层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从构词法和使用场景两个维度解析:

一、构词本义 该词由"并"(合并、统一)与"轨"(轨道、路径)构成,最初指铁路运输中不同轨道线路的物理性合并。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中,基础释义为"将分设的两条轨道合并为一条"(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二、社会引申义 随着社会发展,该词被广泛应用于制度领域,指代不同体系或制度的整合统一。教育部《教育管理术语》将"并轨"定义为:"改革过程中对两种以上并存的制度、政策进行整合,形成统一运行机制的过程"(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政策解读专栏)。

三、典型应用场景

  1. 教育领域:如1997年全国高校实施的招生并轨改革,取消国家任务生与自费生的双轨制,统一实行收费制度(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98》);
  2. 社会保障:2014年国务院推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整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来源: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3. 经济改革:价格双轨制向市场单轨制的转型过程,被经济学家称为"价格并轨"(来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纲》)。

四、语用特征 该词多用于政策文本与学术论述,带有鲜明的改革语境色彩。在《人民日报》语料库中,2000年以来的使用频率较20世纪90年代增长3.2倍,反映出社会转型期的制度整合需求(来源:人民日报语料库检索系统)。

网络扩展解释

“并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将两种或多种并行存在的体制、措施、做法等合并为统一的体系。以下是详细解释及具体应用场景: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源自“轨道合并”,比喻原本独立运行的机制或制度整合为统一标准。例如: 企业下岗职工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的合并。
  2. 历史文献用法
    早期指“同迹”,即不同事物遵循相同路径(如《文选·陆机<演连珠>》中“五侯并轨”指权贵阶层趋同)。

二、现代常见应用领域

  1. 经济体制改革
    • 例如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合并为单一市场定价机制。
    • 国有企业改革中,将下岗职工保障与失业保险统一。
  2. 教育招生制度
    • 过去招生存在多种计划(如公费、自费)、不同分数线,并轨后统一为单一计划、收费标准和录取线。
  3. 毕业生培养方式
    • 本专科生培养分为“并轨”和“定向”两种,其中“并轨”指统一招生和分配标准。

三、意义与影响


四、补充说明

需注意语境差异,例如历史文献中的“并轨”与现代政策术语含义可能不同。实际使用中需结合具体领域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鲍姑崩剥逼并秉诚兵书筹议垂迹担笼大忘迭荡迵迵二氧化硅風筵拐子阵光临卦文裹腰河谷患惙黄台瓜毁拆虎狼之国昏赖火所嘑头简材嘉致急电解钱藉以积壑寖顿极枢絶脉距跳款襟乐不可极丽好六军鸾台侍郎麪塑眠息杪小密附鸟道儗象清镜设策省改十才子逝没手植嗣岁台屏通功易事鼍风鱼蛙蛤无藉之徒綫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