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和而雅致。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孝友温淑,恂恂平雅,履信思顺,非礼不蹈。”《世说新语·赏誉》“ 涛 子 简 疏通高素”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 简 字 季伦 ,平雅有父风。”
“平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平雅(拼音:píng yǎ)指平和而雅致,形容人或事物兼具温和、不张扬的气质与高雅、精致的风格。
古代文献: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行品》,文中描述士人应具备“孝友温淑,恂恂平雅”的品德。
另《世说新语》注引《晋书》提到“简字季伦,平雅有父风”,用于形容人物性格的平和雅正。
字义分解:
多用于文学或正式语境,描述性格、艺术风格或环境氛围,例如:
如需更详细来源,可参考《抱朴子》《世说新语》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等)。
《平雅》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言谈举止得体、庄重、优雅。
《平雅》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平”和“牛”。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平雅》一词最早出自《论语·阳货》中的一句话:“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其中“文”一词意为修养、文雅,后来演变成“平雅”的意思。
繁体字中,《平雅》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书法中,表现《平雅》的写法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的书法风格和个人喜好进行书写。
他的穿着和言谈举止都非常平雅,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平衡、平顺、雅观、雅致、文雅
文雅、优雅、庄重、温文尔雅
粗俗、庸俗、粗鲁、不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