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的意思、碳酸的详细解释
碳酸的解释
[carbonic acid] 一种弱的二元酸H 2 CO 3 ,只存在于溶液中,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与碱反应形成碳酸盐
词语分解
- 碳的解释 碳 à 一种非金属元素,无臭无味的固体。无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体碳有金刚石和石墨。冶铁和炼钢都需要焦碳。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 笔画数:; 部首:石; 笔顺编号:
- 酸的解释 酸 ā 像醋的气味或味道:酸菜。酸溜溜。酸梅。酸甜。酸奶。酸枣。 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分“无机酸”、“有机酸”两大类:盐酸。碳酸。硝酸。硫酸。酸碱度。 讥讽人的迂腐:穷酸。寒酸。
专业解析
碳酸(tán suān)在汉语词典及化学领域中定义为一种弱酸性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ce{H2CO3}$,由二氧化碳($ce{CO2}$)溶于水后反应生成。以下是其详细释义及特性:
一、基本释义
碳酸是由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形成的二元弱酸,常温下仅存在于水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其电离过程分两步:
$$
begin{align}
ce{H2CO3 &<=> H+ + HCO3-}
ce{HCO3- &<=> H+ + CO3^{2-}}
end{align}
$$
(来源:中国科技术语审定委员会《化学名词》)
二、化学性质与存在形式
-
弱酸性
碳酸酸性弱于醋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无法与多数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不稳定性
常温下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ce{H2CO3 -> H2O + CO2 ^}$$
此性质解释了碳酸饮料开瓶后释放气泡的现象。
-
自然界存在
广泛存在于雨水、地下水(如溶洞钟乳石的形成)及生物体内(如血液缓冲系统)。
三、应用领域
- 食品工业:碳酸饮料(如汽水)的酸味来源。
- 化工生产:用于制备碳酸盐(如碳酸钠、碳酸钙)。
- 环境科学:参与碳循环,影响水体pH值及岩石风化过程。
四、相关术语
- 碳酸盐(tàn suān yán):碳酸的盐类,如碳酸钙($ce{CaCO3}$)。
- 碳酸氢盐(tàn suān qīng yán):酸式盐,如碳酸氢钠($ce{NaHCO3}$)。
(综合来源: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化学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
网络扩展解释
碳酸(化学式:H₂CO₃)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性质
- 化学式:H₂CO₃,由二氧化碳(CO₂)溶于水形成。
- 存在形式:仅存在于水溶液中,极不稳定,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式为:
$$
text{H}_2text{CO}_3 rightleftharpoons text{CO}_2↑ + text{H}_2text{O}
$$
2.酸性特点
- 属于二元弱酸,分步电离:
- 一级电离:$text{H}_2text{CO}_3 rightleftharpoons text{H}^+ + text{HCO}_3^-$(pKa₁=6.38)
- 二级电离:$text{HCO}_3^- rightleftharpoons text{H}^+ + text{CO}_3^{2-}$(pKa₂=10.33)。
- 常温下,二氧化碳饱和溶液的pH约为5.6。
3.化学性质
- 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例如:
$$
text{H}_2text{CO}_3 + 2text{NaOH} rightarrow text{Na}_2text{CO}_3 + 2text{H}_2text{O}
$$
4.应用与存在
- 自然界:存在于雨水(pH≈5.6)、血液、汽水等。
- 工业用途:用于制造碳酸饮料(如苏打水)、药物和化学试剂。
5.补充说明
- 其酸性强度存在争议,部分观点认为接近中强酸,但主流仍归为弱酸。
如需更完整的化学性质或反应实例,可参考化学教材或专业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
百子池辫髻踣跳穿花凤淳粹春灌赕物单线铁路馰颡地上放牛烦言格思公生明功致诟谇管当官廨汉本房皇闼谫能贱愚焦火吉光片羽经度襟屏金矢旧恩絶肠局踖骏马换倾城考择凛承立义卖口吃毛类民王南施北宋怒潮佩羹起末擎拳合掌琴瑟和好穷守秋靮全恉融冶若卵投石丧家之犬山阶善谋闪缀事守遂郊天假之年脱监问课校梓霞想蟹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