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炭黑的意思、炭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炭黑的解释

[charcoal black] 由烧焦物质(如木炭或骨炭)组成的一种黑色颜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炭黑是由含碳物质(如天然气、重油等)经不完全燃烧或热裂解生成的极细黑色粉末状物质。其核心特征包括:

一、基础释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指一种轻而疏松的黑色粉末,主要成分是碳,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强着色力。常用于橡胶工业作补强剂,或作为油墨、涂料的黑色颜料。

二、物理特性(《辞海》第7版)

炭黑颗粒微小(通常为10-500纳米),结构呈聚集体形态,具有优异的紫外线吸收性、导电性和耐候性。工业应用中根据粒径分为"炉法炭黑""槽法炭黑"等类型。

三、化学属性(《化工大辞典》)

化学组成中碳元素占比90%-99%,含少量氢、氧及灰分。其表面官能团(如羧基、酚羟基)影响分散性和亲水性,可通过改性处理调整性能。

四、应用领域(《材料科学名词》)

  1. 橡胶工业:轮胎中用量占比70%以上,可提升耐磨性与抗撕裂性;
  2. 颜料与油墨:作为永久性黑色颜料,用于印刷、涂料及塑料着色;
  3. 功能材料:用于锂电池导电剂、静电防护材料等新兴领域。

说明: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网络资源,本文释义来源均为权威工具书,未添加外部链接以确保信息准确性。

网络扩展解释

炭黑是一种由含碳物质(如煤、天然气、重油等)经不完全燃烧或热分解生成的黑色粉末,属于无定形碳类物质。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成分

炭黑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呈疏松的极细粉末状,粒径在10-100纳米之间,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强吸附性。其颜色来源于碳的微观结构对光的吸收特性,是常见的黑色颜料和工业材料。

二、历史与名称演变

古代称炭黑为“炱”或“烟炱”,多用于制墨。1872年工业化生产后,“炭黑”一词逐渐取代旧称。现代炭黑工业始于20世纪初,现已成为重要化工产品。

三、物理性质与结构

  1. 颗粒特性:纳米级颗粒易因范德华力和氢键团聚,需借助分散剂稳定(如电荷相斥原理)。
  2. 结构形态:链状或葡萄状聚集体结构,影响补强性能,尤其在橡胶中可提升耐磨性。

四、主要应用领域

五、生产工艺

通过烃类(如甲烷、乙炔)在高温下不完全燃烧或热裂解制得,工艺条件控制可调整粒径和表面化学性质,适应不同用途需求。

扩展知识:炭黑与石墨、金刚石同属碳同素异形体,但因结构差异导致性质迥异。例如,石墨导电而炭黑需特定处理才具备导电性。

别人正在浏览...

襃妲表仪毕现不毈不祧之祖草衣士禅世雕龙瞋怒雨愁胡除授杵杖窜越黛面胆小如豆多彩風磴烽爟讽令風紋钩染狗态谷口隐黄囊洊叠饥罢解弁究问蠲弃兰襟陵华临尾柳幄脉案芒背密都难怪内卦袢燠喷水壶畦盐权士悫愿睿质散涣圣辰省城食分世英师专私坐随命岁市掏肠剖肚头状花序颓宕托舍危膝虾公项领成仙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