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贬词。谓情态如狗。《后汉书·董卓传》:“ 羌胡 敝肠狗态,臣不能禁,輒将顺安慰。” 李贤 注:“言 羌胡 心肠敝恶,情态如狗。”
根据多个来源的综合解释,“狗态”是一个汉语贬义词,具体含义如下:
基本释义
指“情态如狗”,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卑劣、谄媚,带有明显的贬损色彩。该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董卓传》中,描述羌胡部落的品行低劣,如“羌胡敝肠狗态”。
语境与用法
历史上多用于批判性场景,例如古文中的“臣不能禁,辄将顺安慰”,暗指无法约束对方的恶劣行径。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
延伸理解
其贬义来源于将人与狗类比,强调“心肠敝恶”(李贤注解)或趋炎附势的特性。需要注意的是,该词并非描述狗的客观特性,而是借狗喻人。
提示:此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口语和书面语中已不常见,引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合适。
“狗态”这个词指的是狗的姿势、形态或表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卑劣、猥亵的行为。该词的拆分部首是犬和⺧,共有10画。
“狗态”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用“犬”来指代狗,而“态”则表示形态、姿态。这个词组合的意思是描述狗的表情和姿势。后来,人们也将其用来形容人的一些卑劣行为。
在繁体字中,“狗态”写作“犬態”。繁体字中的“態”与简体字中的“态”是同一个字,都是指形态、状态的意思。
在古时候,人们常使用“犬”字来表示狗的形态,写作“犬十夊”。这种写法较为古老,现代通用的写法是将“犬”和“⺧”合并为“犭”,并且只用一笔划。
以下是一些关于“狗态”的例句:
1. 他站在那里,狗态真迷人。
2. 他一直表现出一副狗态,让人恶心不已。
3. 这个人的言行举止真是狗态毕露。
与“狗态”相关的组词有:“狗腿”(形容卑躬屈膝的人)、“狗仗人势”(形容依仗权势欺压他人的人)。
与“狗态”近义词有:“猥亵”、“下流”、“卑劣”。
与“狗态”反义词有:“高尚”、“正直”、“高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