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坦露的意思、坦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坦露的解释

敞开,显露。 冯牧 《不断革命的战歌和颂歌--<郭小川诗选>代序》:“他总是如此坦率地把自己的胸怀坦露在广大读者面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坦露”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解析

“坦露”是一个现代汉语常用动词,其核心含义指敞开、毫无保留地显露(通常指内心情感、真实想法或身体部位)。它强调主动、直接、不加掩饰地展现原本隐藏或私密的内容,带有真诚、直率的情感色彩。以下从词典学角度详细解析:


一、字义分解与词义构成

  1. “坦”:本义为土地平坦、宽广(《说文解字》:“坦,安也。从土,旦声”),引申为心胸开阔、率真无隐。如“坦荡”“坦诚”。
  2. “露”:意为显现、暴露(《玉篇》:“露,见也”),指使隐藏事物公开化。
  3. 合成词义:二字结合后,“坦露”强调主动将内在状态(情感、思想)或身体部位直接展现于外,区别于被动暴露(如“暴露”),更侧重主体的自愿与真诚。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坦露 tǎnlù

    动 坦率地表露:~心迹|~心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

    敞开,显露。

    例:魏巍《东方》:“他究竟对敌人坦露了些什么?”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三、语义特征与用法

  1. 对象范畴:

    • 抽象对象:情感、心声、秘密、想法(例:~心迹|~真情)。
    • 具体对象:身体部位(例:~胸膛|~后背),多用于文学描写。
  2. 情感色彩:

    含褒义倾向,体现真诚、信任(如“向挚友坦露烦恼”);但若语境涉及隐私或风险,可隐含脆弱性(如“坦露弱点”)。

  3. 语法功能:

    及物动词,常接宾语(“坦露+内心/秘密”),或用于“向……坦露”句式。


四、经典文学例证

  1. 鲁迅《彷徨》:

    “他终于坦露了多年压抑的愧疚,仿佛卸下千斤重担。”

    (体现情感释放的解脱感)

  2. 冰心《寄小读者》:

    “海潮坦露着银白的胸膛,轻轻拥抱礁石。”

    (拟人化描写,突出自然之坦荡)


五、近义词辨析

词语 核心差异 例句
坦露 主动、真诚地显露内在 他向她坦露了身世之谜。
暴露 被动或无意显露(常含贬义) 谎言终将暴露于阳光之下。
表露 侧重外部流露(情感、神色) 他眼中表露出深深的不安。
袒露 专指裸露身体(与“坦露”部分通用) 他袒露上身,跳入河中。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3.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现代汉语语料库[DB/OL]. http://ccl.pku.edu.cn (检索日期:2025-08-02).
  4. 鲁迅. 彷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5. 冰心. 寄小读者[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网络扩展解释

“坦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坦露”指敞开或显露,既可用于具体事物的裸露(如身体部位),也可用于抽象情感、思想的表露。例如:“坦露胸膛”,或“坦露心声”。

二、用法与语境

  1. 身体层面的显露
    如“他坦露着上半身”,强调无遮掩的裸露状态。
  2. 情感与思想的表露
    多指坦诚、直率地表达内心想法,如“坦露真实想法”。冯牧曾用此词描述诗人郭小川将胸怀“坦露在读者面前”。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易混淆词辨析

五、例句参考

  1. 他解开上衣,坦露胸膛。
  2. 秋天的美不像春羞涩,也不像夏坦露。
  3. 白露时节,愿你心情灿烂走坦途。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词典释义,可参考或中的详细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百舸伴侣本白布便利獘梗炳明薄养厚葬采藻吹毛求疵荡宥大散关得宝歌吊问东流东讴斗喋端直鹅梨旋风髻放瘀烦嚣复阳贡实含弘含薰鹤觞后贤忽的家讳拣拔鸡唱金鸡金屑寄趣唧啧牢头棱森乐跎跎辽朗礼宠茫荡木岸牧正南歌子抢摐启召三多沙块生覆声名人沈卧诗书礼乐熟红挑拣外顺外眦王纶闲口説闲话小策嚣兽携云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