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坦露的意思、坦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坦露的解釋

敞開,顯露。 馮牧 《不斷革命的戰歌和頌歌--<郭小川詩選>代序》:“他總是如此坦率地把自己的胸懷坦露在廣大讀者面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坦露”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解析

“坦露”是一個現代漢語常用動詞,其核心含義指敞開、毫無保留地顯露(通常指内心情感、真實想法或身體部位)。它強調主動、直接、不加掩飾地展現原本隱藏或私密的内容,帶有真誠、直率的情感色彩。以下從詞典學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與詞義構成

  1. “坦”:本義為土地平坦、寬廣(《說文解字》:“坦,安也。從土,旦聲”),引申為心胸開闊、率真無隱。如“坦蕩”“坦誠”。
  2. “露”:意為顯現、暴露(《玉篇》:“露,見也”),指使隱藏事物公開化。
  3. 合成詞義:二字結合後,“坦露”強調主動将内在狀态(情感、思想)或身體部位直接展現于外,區别于被動暴露(如“暴露”),更側重主體的自願與真誠。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坦露 tǎnlù

    動 坦率地表露:~心迹|~心聲。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

    敞開,顯露。

    例:魏巍《東方》:“他究竟對敵人坦露了些什麼?”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三、語義特征與用法

  1. 對象範疇:

    • 抽象對象:情感、心聲、秘密、想法(例:~心迹|~真情)。
    • 具體對象:身體部位(例:~胸膛|~後背),多用于文學描寫。
  2. 情感色彩:

    含褒義傾向,體現真誠、信任(如“向摯友坦露煩惱”);但若語境涉及隱私或風險,可隱含脆弱性(如“坦露弱點”)。

  3. 語法功能:

    及物動詞,常接賓語(“坦露+内心/秘密”),或用于“向……坦露”句式。


四、經典文學例證

  1. 魯迅《彷徨》:

    “他終于坦露了多年壓抑的愧疚,仿佛卸下千斤重擔。”

    (體現情感釋放的解脫感)

  2. 冰心《寄小讀者》:

    “海潮坦露着銀白的胸膛,輕輕擁抱礁石。”

    (拟人化描寫,突出自然之坦蕩)


五、近義詞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例句
坦露 主動、真誠地顯露内在 他向她坦露了身世之謎。
暴露 被動或無意顯露(常含貶義) 謊言終将暴露于陽光之下。
表露 側重外部流露(情感、神色) 他眼中表露出深深的不安。
袒露 專指裸露身體(與“坦露”部分通用) 他袒露上身,跳入河中。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7.
  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 現代漢語語料庫[DB/OL]. http://ccl.pku.edu.cn (檢索日期:2025-08-02).
  4. 魯迅. 彷徨[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
  5. 冰心. 寄小讀者[M].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0.

網絡擴展解釋

“坦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坦露”指敞開或顯露,既可用于具體事物的裸露(如身體部位),也可用于抽象情感、思想的表露。例如:“坦露胸膛”,或“坦露心聲”。

二、用法與語境

  1. 身體層面的顯露
    如“他坦露着上半身”,強調無遮掩的裸露狀态。
  2. 情感與思想的表露
    多指坦誠、直率地表達内心想法,如“坦露真實想法”。馮牧曾用此詞描述詩人郭小川将胸懷“坦露在讀者面前”。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易混淆詞辨析

五、例句參考

  1. 他解開上衣,坦露胸膛。
  2. 秋天的美不像春羞澀,也不像夏坦露。
  3. 白露時節,願你心情燦爛走坦途。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詞典釋義,可參考或中的詳細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搬駁半工半讀碧鹳雀不識擡舉不旋跬草薙禽狝大勇若怯颠毛惡噷噷沸涫廢熱飛仙蓋馮谖劍分散主義國慶邗溟溝黑槎槎澒池後生小子懷民鸠集巨狡據水斷橋狂渎崂山酹祝樂遊兩腳規連染裂裳沴孽籙練醁醑賣會慢物毛利面容墨守炰羔片帆骈植骈字旗旂毬露錦七縱八橫取快區區仆仆桡客榮賤殺敵緻果世間法手勢天王堂岧嶢投售外江話舞雩無至心粗氣浮新發于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