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镗鞳"。
2.钟鼓声。
3.泛指乐声。
4.形容波涛或水浪拍击物体的声响。
“镗鎝”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áng dā(或作“镗鞳”),主要用于形容声音。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钟鼓声
指古代钟、鼓等打击乐器发出的浑厚声响。例如《诗经·邶风》中“击鼓其镗”即描述鼓声的节奏感。
泛指乐声
可延伸为其他乐器或音乐的整体声响,常见于诗词中对音乐的描写。
形容水浪拍击声
用于描绘波涛、水流撞击物体的声音,如“镗鎝如雷”形容浪涛的轰鸣。
词源:
“镗”本义为钟鼓声(《说文解字》释为“钟鼓之声”),后衍生出金属敲击的象声词用法(如锣声);“鎝”则与“鞳”相通,强化声音的浑厚感。两字组合后,多用于形容宏大的声响场景。
多音字说明:
“镗”有tāng(象声词,如锣声)和táng(指镗床加工工艺)两种读音,但在“镗鎝”中读táng dā。
文学描写:
唐代白居易《敢谏鼓赋》用“铿訇镗鎝”形容鼓声的庄严;宋代司马光则以“镗鎝”比喻礼乐之声。
自然场景:
如“江水镗鎝”描述浪涛拍岸的声响。
《镗鎝》是一种汉字词语,其意思指的是一种打眼、开孔的机器工具,也可以用来表示使用这种机器工具进行的操作活动。
《镗鎝》的拆分部首是金(钅)和工,其中金(钅)是金属的部首,工表示工具。《镗鎝》总共有16个笔画。
《镗鎝》是由两个汉字“镗”和“鎝”组合而成。繁体字中,“镗”和“鎝”分别为“鏜”和“鎝”,发音和意义基本相同。
在古代汉字中,由于字形的演变,镗鎝的字形可能会有所变化。不过,总体而言,古代汉字的字形特征与现代字形较为接近,其基本意义也相同。
1. 他使用镗鎝把铁板上的孔打得整整齐齐。
2. 这台镗鎝可以使我们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3. 他在工作中巧妙地运用了镗鎝的技术。
组词:镗床、镗孔、鎝刀、镗削
近义词:车床、铣床、钻孔机、铣刀。
反义词:封闭、关闭、未开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