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叫日斑或黑子。太阳表面的气体旋涡,温度较邻近的区域稍低,从地球上看象是太阳表面上的黑斑,故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有很强的磁场,因此会影响地球上短波无线电通讯。我国有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太阳黑子的记录。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磁场聚集区域,表现为温度相对较低的暗斑。以下是详细解释: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光球层)的暗色区域,由强磁场导致局部温度降低形成。其直径通常超过地球大小,单个黑子可覆盖数万公里,成熟黑子由中心暗黑的本影和外围条纹状半影组成。
温度差异
黑子温度约4500℃,比周围光球层低1000-1500℃,强磁场抑制了太阳内部能量传递是降温主因。
磁场强度
黑子磁场强度高达1000-4000高斯,是太阳普通区域的千倍。
电磁干扰
强磁场扰动地球电离层,导致短波通信中断,极端情况可能损坏卫星和电网。
气候关联
历史数据显示,黑子极小期(如蒙德极小期)可能伴随地球气温下降。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汉书·五行志》中公元前28年的描述被国际公认。
如需更全面数据,可查阅天文学专业文献或访问NASA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实时监测平台。
太阳黑子是指太阳表面的一种暗斑,是太阳活动的一部分。它们通常呈现出黑色或暗色,相对于太阳表面的亮度较低。
拆分部首和笔画:太(大+天),阳(日+一+八)
来源:太阳黑子这一词语最早出现于科学研究中。它是由"太阳"和"黑子"两个字组成的,意思是太阳表面的黑色斑点。
繁体:太陽黑子
古时候汉字写法:太阳黑子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相同。
例句:最近的太阳黑子观测显示,太阳活动正在增加。
组词:太阳黑子研究、太阳黑子观测、太阳黑子活动
近义词:太阳斑、太阳黑斑
反义词:太阳亮区、太阳表面明亮区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