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安定稳固。《花月痕》第五十回:“ 荷生 笑道:‘我算甚么, 明相国 不动声色,却出斯民於火热水深,措天下於 泰山 磐石。’”
“泰山磐石”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该成语比喻事物或局势安定稳固、不可动摇,常用于形容根基深厚、难以被外界因素影响的状态。其核心意象结合了“泰山”(象征巍峨庄严)和“磐石”(坚硬岩石),强调坚如磐石的稳定性。
最早出自清代魏秀仁的小说《花月痕》第五十回:“措天下于泰山磐石。”。此处通过比喻手法,突显了国家或局势的稳固性。
该成语在《汉语成语大词典》及多部文学研究著作中被收录,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曾引用,如“有泰山磐石般的外貌”。
《泰山磐石》是一个成语,意为像泰山一样稳固和坚定。它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事物的性质非常坚定、牢固,不可动摇。
拆分部首:石(dàn)
笔画:石(dàn)-- 5画
《泰山磐石》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去世后,他的墓地被人偷盗,当时的为政者曾想进行追究,但在史官的劝告下,认为孔子的学说坚定不移,如同泰山和磐石一样稳固不动,所以最终放弃了追究。这个故事形成了成语《泰山磐石》。
泰山磐石(pánsì)的繁体字为泰山盤石。
《泰山磐石》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为泰山磐石。
1. 他是我生命中的泰山磐石,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动摇我的信任。
2. 这个民族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却一直如泰山磐石般坚强。
1. 泰然磐石
2. 磐石不移
3. 泰山之石
4. 磐石坚固
5. 磐石之志
1. 毋庸置疑
2. 不可动摇
3. 坚定不移
4. 不可撼动
5. 势不可挡
1. 不牢固
2. 离经叛道
3. 容易动摇
4. 易受影响
5. 如坐针毡
百饼白点风榜人丙火捕影层峦陈思王虫螘瞅采大碗岛上的一个星期日对景挂画莪蒿烦渎飞来横祸奉御分好粉骷髅岪岪公正不阿汗瘢黑洞洞鸿鴈划圆防守花遮柳掩教程鸡鸣狗吠袀玄扣住雷变历时鹿胎巾麦粉猛暴面喻秘书郎目不窥园鸟巾孽种铺炕潜契穷棒子囚笼揉莒睿识山水韵沙潊水雾逃薮添差贴换擿伏蹄铁同明相照通士推诚相见跎子玩乐嵬嵬屋顶花园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