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燈的意思、踏燈的詳細解釋
踏燈的解釋
亦作“蹋燈”。元宵節上燈市看燈。 清 諸重光 《上元前夕寶幢鑒南過飲》詩:“客為踏燈成不速,門非覓句亦常關。” 清 毛奇齡 《西湖蹋燈詞》序:“乃作《西湖蹋燈詞》六十首,傳于人間,豈亦京師蹋燈之意乎?”
詞語分解
- 踏的解釋 踏 à 用腳踩:踏步。踏闆。踏青(春天到郊外散步。亦稱“踏春”)。踏雪。踏月。踐踏。糟踏。腳踏實地。 親自到現場去:踏看。踏勘。踏查。踏訪。 踩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 燈的解釋 燈 (燈) ē 照明的器具:電燈。路燈。燈火(泛指亮的燈)。燈語(通訊方法之一)。燈标。 其它用途的發光、發熱裝置:紅綠燈。指示燈。酒精燈。 裝飾張挂的彩燈:燈節。燈市。河燈。冰燈。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踏燈”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元宵節的賞燈習俗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詞義解析
- 基本定義:指元宵節期間到燈市觀賞花燈的習俗,是古代節日文化的重要體現。該詞在文獻中常以“蹋燈”作為異體寫法(如、均提到)。
- 文化背景:元宵節又稱“燈節”,自古有賞燈、猜燈謎等傳統,“踏燈”即融入節日氛圍、參與燈市活動的行為。
2.文學例證
- 清代詩人諸重光曾寫道:“客為踏燈成不速,門非覓句亦常關”,描繪了友人因賞燈而意外來訪的場景(、、均引用此句)。
- 明代徐渭的《十六夜踏燈與璩仲玉王新甫飲于大中橋之西樓》一詩,直接以“踏燈”入題,佐證了該詞在文學作品中的應用(、)。
3.曆史演變
- 從明清詩詞可見,“踏燈”不僅是民俗活動,也逐漸成為文人雅士的創作題材,反映出古代節慶與文學的交融(列舉了多首清代詩詞)。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全文或元宵節習俗的細節,可參考漢典及古代詩文數據庫(如)的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踏燈的意思
《踏燈》是一個成語,意思指夜間行走時踩在地上的燈光。形容行人或車輛踩滅地面上的燈火。
拆分部首和筆畫
《踏燈》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是“足”部,右邊的是“果”部。在《康熙字典》中,它的總筆畫為15畫。
來源和繁體
《踏燈》這個詞最早出現于南宋陸遊的《橫山亭記》:“故罷路過烏盆。煤鐵熔成火苗,蹴滅踏燈。”此後,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運用。繁體字保留原始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踏燈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篆書、隸書等字體風格,字形有細微的變化,但整體的意思和結構保持一緻。
例句
1. 夜晚走在路上,小明不小心踏滅了地面上的燈火。
2. 在國外,夜間行駛時要特别注意不要踏燈。
組詞
踏步、踏實、踏入、踏雪等。
近義詞
熄滅、撲滅、踩滅等。
反義詞
點亮、燃燒、照亮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