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质的意思、琐质的详细解释
琐质的解释
(1).卑微的资质,也指资质卑微的人。 唐 黄滔 《祭宋员外》:“愚一揖清尘,偏容琐质,初怜淡以如水,后乃投而若漆。” 宋 曾肇 《谢史成受朝奉郎表》:“致兹琐质,均被鸿私。”
(2).犹贱躯。 唐 刘禹锡 《谢冬衣表》:“陛下至仁天覆,玄化风薰,颁以兼衣,賁兹琐质,降自天府,光於辕门。”
词语分解
- 琐的解释 琐 (瑣) ǒ 玉声。 细小,零碎:琐事。琐细。琐闻。琐碎。琐屑。烦琐。 连环,连环形花纹:琐窗。委曲如琐。 笔画数:; 部首:王; 笔顺编号:
- 质的解释 质 (質) ì 本体,本性: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 朴素,单纯:质朴。质直。 问明,辨别,责问:质疑。质问。质询。对质。 抵
专业解析
"琐质"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理解。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其核心含义如下:
-
核心释义:卑微的地位或身份
- 琐:本义指细碎的玉声,引申为细小、卑微、不重要。
- 质:此处指人的资质、身份、地位。
- 合义:"琐质"指微贱的身份、低下的地位或平庸的资质。常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身份卑微或才能平庸。
- 来源依据:此释义综合参考了《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关于“琐”和“质”的义项及古书用例。
-
词源与用法分析
- 语素分析:"琐质"属于并列式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近(均含卑微、凡俗义)的语素“琐”和“质”组合而成。
- 古代用例: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常出现在自谦的语境中。例如,古人上书或对话时,会说“臣以琐质”或“仆本琐质”,意为“我以卑微的身份/资质”。
- 来源依据:对古汉语词汇构词法的分析参考了《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相关论述。古书用例的归纳参考了《汉语大词典》的书证。
-
现代理解与使用
- 在现代汉语中,"琐质"已非常罕见,属于典型的书面语和古语词。
- 理解该词的关键在于把握“琐”的“卑微、细小”义和“质”的“禀性、资质、身份”义。
- 若在现代语境中遇到或使用,其含义仍指“卑微的身份或资质”,带有浓厚的文言色彩。
- 来源依据:对词汇现代使用状况的判断,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对相关词汇的标注及现代汉语语料库的检索结果。
“琐质”意指卑微的身份、低下的地位或平庸的资质,是一个带有自谦色彩的文言词汇。其构成体现了古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特点,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理解时需结合古汉语语境和语素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
“琐质”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解释
-
卑微的资质或资质卑微的人
指资质平庸、地位低下的人,常用于自谦或描述他人。例如:
- 唐代黄滔《祭宋员外》中提到:“愚一揖清尘,偏容琐质”,这里以“琐质”自谦身份卑微。
- 宋代曾肇在《谢史成受朝奉郎表》中写道:“致兹琐质,均被鸿私”,同样表达谦逊之意。
-
犹“贱躯”,谦称自身
古代文人常用此词作为对自己身体的谦称,表示卑微之躯。例如唐代刘禹锡的《谢冬衣表》中:“賁兹琐质”,即以“琐质”代指自身。
二、字义分解
- 琐(suǒ):本义为细碎、卑微,如“琐事”“猥琐”。
- 质(zhì):指本质、资质,或形容朴素、直率,如“质朴”“资质”。
三、使用场景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唐宋时期的祭文、谢表中,用于自谦或描述他人身份低微。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可通过古籍阅读接触。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例句出处或上下文,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全唐文》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罢黜半除背恩负义秉钧轴逼摄舂抭蹴踏翻拣丰碑汾神高山峻岭革凡登圣亘天勾填咍笑后图怀胎簧口利舌华孽隳胆抽肠绘写件目僭踰焦府娇倩接班人京兆稽求九方酒旗星口蜡累及冷凝凛戾弄堂房子緑矾麦熟描眉谬计拿跟纳合脑球闹埽寝罢清通气涌如山企足而待取途搔着痒处沙鼎释宗首尾相卫水婔蜀椒松风亭窣堵波谇候头答畏慕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