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气涌如山的意思、气涌如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气涌如山的解释

形容气愤之极。《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 大怒,欲自征 渊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 清 冯桂芬 《江苏减赋记》:“某公闻而索得之,大怒,来余家,气涌如山,为言并无奏加津贴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气涌如山是汉语中一个形容极度愤怒的成语,字面意为“怒气如汹涌的山峰般升腾”,常用来描绘人因情绪激动而暴怒的状态。该成语最早见于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书中记载孙权因辽东太守公孙渊背盟而怒斥“气涌如山”,形容其盛怒难遏之态。

从语义结构看,“气”指情绪、怒气,“涌”为动词,描述情绪如潮水翻腾;“如山”则通过比喻,强调怒气的磅礴与不可抑制。这一表述兼具动态画面感和夸张的修辞效果,符合汉语成语“以形喻情”的特点。在用法上,成语多作谓语或定语,例如:“听闻下属欺瞒,他顿时气涌如山,拍案而起。”(引自《古代汉语成语辞典》

现代语境中,该成语仍用于书面及正式场合,突显愤怒的剧烈程度。语言学研究中,学者指出其保留了古汉语单音节词组合的凝练特征,且“山”作为喻体符合中华文化对自然意象的推崇(参考《汉语成语源流考释》。

网络扩展解释

“气涌如山”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形容人因极度愤怒而情绪激动,如同山洪暴发般难以抑制。多用于强调恼怒到极点的状态。

二、出处与典故
源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 此句为孙权因受辱而愤慨的表述。

三、用法与结构

四、例句

  1. 清代冯桂芬《江苏减赋记》:“大怒,来余家,气涌如山,为言并无奏加津贴事。”
  2. 《聊斋志异·崔猛》:“崔闻之,气涌如山,鞭马前向,意将用武。”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扩展用法,可参考《汉典》《成语大全》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奥德赛奥渺昌熙宸造邨落戴帽单一谍者陡险顿羸恩同再生反诬纷郁父舅府帖革脉诟侮刮缝豪奴红蕖洪崖后表画采坏色浣准检劾笺书阶墄近浅钜海空翠狂噬窾言魁纲麟凤龟龙溜尖胪欢马前健昧爽米饮墨山牛宫迁奉乾粮窃虫取赎宂率乳峰神头鬼脸石华首冠衰癃水尽鹅飞天翰讬寓伟词窝囤仙箓显诤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