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琐琐的意思、琐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琐琐的解释

亦作“璅璅”。1.犹惢惢,疑虑不定。《易·旅》:“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李镜池 通义:“琐琐,是惢惢的假借,三心两意,疑虑不一。《説文》:‘惢,心疑也,众三心,凡惢之属,皆从惢。读若<易>:旅琐琐。’……这是説商人多疑,离开寓所,反而闯祸。”

(2).形容人品卑微、平庸、渺小。《诗·小雅·节南山》:“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郑玄 笺:“琐琐姻亚,妻党之小人。” 高亨 注:“琐琐,卑微渺小貌。” 晋 习凿齿 《与弟秘书》:“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北史·崔浩传》:“ 浩 曰:‘但恐诸将琐琐,前后顾虑,不能乘胜深入,使不全举耳。’” 章炳麟 《文录·思乡愿下》:“晚 明 风烈,独有直臣,直臣可式,独有 杨继盛 ,餘琐琐皆党人矣。”

(3).形容事情细小,不重要。《文选·张衡<东京赋>》:“薄狩於 敖 ,既璅璅焉, 岐阳 之蒐,又何足数。” 薛综 注:“璅璅,小也。言鄙陋不足説也。” 唐 白居易 《议祥瑞辨妖灾策》:“自谓政之能立,道之能行,虽有琐琐之妖,不足惧也。”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下:“古人之史……经制述作二者是大,他琐琐不足记也。” 何其芳 《画梦录·岩》:“这是颓墙,这是碎瓦,都琐琐不足为外人道。”

(4).形容声音细碎。 唐 杜牧 《送刘三复郎中赴阙》诗:“玉珂声琐琐,锦帐梦悠悠。”

(5).絮聒,多言貌。 元 黄溍 《上京道中杂诗·刘蕡祠堂》:“平生二三策,非徼明主恩,琐琐谈得失,无乃市井言。”《封神演义》第九三回:“既将军有猜疑之念,贫道又何必在此琐琐也?”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药娘》:“ 素修 曰:‘小园与外间隔絶不通,姊何由至?’女曰‘……妹来欲出小诗奉教,幸勿琐琐固詰,以败清兴。’” 叶圣陶 《前途》:“买菜的男女徘徊在鱼摊菜担旁边,琐琐地争论价钱,计较斤两,一片嚷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琐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丰富且多用于形容具体情境或状态。根据搜索结果中的多个来源,该词有以下几类常见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疑虑不定
    源自《易经·旅卦》中的“旅琐琐”,意为三心两意、犹豫不决。例如《说文解字》提到“琐琐”是“惢惢”的假借,表示内心多疑()。

  2. 形容人品卑微、平庸
    常见于古籍,如《诗经·小雅》中“琐琐姻亚”,郑玄注“妻党之小人”,指身份低微的亲戚。晋代习凿齿的《与弟秘书》中也用“璅璅常流”形容平庸之辈()。

  3. 指事情细小、不重要
    如唐代白居易的《议祥瑞辨妖灾策》提到“琐琐之妖”,宋代韩淲称“琐琐不足记”,均表示琐碎、不重要的内容()。

  4. 声音细碎或多言貌
    例如《文选·东京赋》中“璅璅”形容细碎的声音,清代章炳麟用“琐琐皆党人”暗含多言的贬义()。


二、用法与示例


三、相关词汇


四、总结

“琐琐”一词多用于书面或文学语境,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其核心可归纳为“细小、卑微、多疑” 三类特质,常见于对人物、事件或声音的描述。若需更完整的古籍例句,可参考《诗经》《北史》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琐琐的意思

琐琐(suǒ suǒ)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琐碎、繁琐、细小。它常用来描述事物或情况复杂、琐碎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琐琐的部首是玉部(㚒部)和王部(玉型王部),其拆分笔画为11画。

来源

琐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注》中。在古代,人们在描述细小琐碎的事物时,通常会使用“琐细”或“细琐”的词语。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的“琐琐”

繁体

在繁体字中,琐琐的写法是「瑣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琐琐的写法有多种变体,如「㩒㩒」、「瑐」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代的写法逐渐淘汰,现代汉字中只保留了「琐琐」的写法。

例句

1. 他整理文件时,琐琐的工作让他感到厌烦。

2. 这个地方的琐琐细节让人很难忍受。

3. 要完成这个项目,还有许多琐琐的任务需要处理。

组词

1. 琐事:指琐碎的事情。

2. 琐碎:形容细小复杂的事物。

3. 琐细:形容细小而琐碎的。

近义词

1. 繁琐:形容事物复杂、琐碎。

2. 纷杂:形容事物繁多、杂乱。

3. 细微:形容事物细小、微不足道。

反义词

简洁:形容事物简单、不繁琐。

简略:形容事物概要、不详细。

简单:形容事物简明、不复杂。

别人正在浏览...

保塞北海樽摈逐鼻柱补导酲酲打视凋瘠氐酋东逃西窜敦辟乏汽肥充凤附龙攀風樹风汛葛沟根实红衣花街柳巷划拉介絶寖寖巾帻考步昆仑觞朗旭流尘木罂缻呕泄骈首就系破墨箝束奇耻大辱器贿清韵青枝緑叶钦玺书畎戎日鬼肉林三角点删定曹唼佞沈涵伸冤理枉市会失落感尸逐吮卒恬淡寡欲唯物史观尾音文武班握枢物鬼响拓笑欣欣斜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