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木罌缶 ”。用木柙夹缚众罂缻而成的浮渡工具。《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 临晋 ,而伏兵从 夏阳 以木罌缻渡军。”《汉书·韩信传》:“伏兵从 夏阳 以木罌缶度军,袭 安邑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以木柙缚罌缶以度也。”亦省称“ 木罌 ”。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济水》:“木罌者,缚瓮缶以为筏;瓮缶受二石力,胜一人。瓮间容五寸,下以绳勾联,编枪其上,形长而方,前置筏头后置稍,左右置棹。”
“木罂缻”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字面指代
指古代用木柙(夹板)将多个罂缻(陶制容器)捆绑而成的浮渡工具,常用于军事渡河。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曾用木罂缻渡军突袭。
引申含义
在成语中,它被用来比喻心胸狭窄、不愿接纳他人意见。这一说法源于战国时期齐国官员公孙丑的故事:他坚持用狭长的木制酒器待客,拒绝他人建议,后成为典故。
建议结合《史记》《汉书》等原始文献或权威词典进一步考证。
《木罂缻》(读音:mù yīng fǔ)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一种盛酒的器皿,相当于现代的酒桶。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用来描述酒的储存和盛装方式。
《木罂缻》的部首是木(mù),它由四个笔画组成。罂(yīng)的部首是缶(fǒu),它由五个笔画组成。缻(fǔ)是一个独体字,由缶部分和宝部分共计六个笔画组成。
《木罂缻》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文献和历史。在金代文献中首次出现,《纲目》、《洛阳伽蓝记》等古籍均有对这个词的使用。繁体字木罌繫通用于古文考證。
在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木罂缻》这个词在古代写作「木罌繫」,其中的「罌」是指一种类似瓶子或容器的器皿,「繫」则是指扣住、系紧的意思。
1. 他将美酒倒入木罂缻中,准备为客人们斟酒。
2. 这个木罂缻的制作精细,是一件很有收藏价值的古物。
组词:木杯、木桶、缻罌、水罂缴。
近义词:酒罐、酒缸。
反义词:茶杯、水杯。
案具闇政扒高踩低边商别说不羁之民啛啛喳喳翠珉砀基灯台刁钻古怪凡木风传凤凰翘风里来雨里去凤庭拂悟该敏构缔晷刻孤累毫洋滑曼降集践蹂交神金较决放菊糕句勒堪舆家叩辕溃逸良工心苦六枝子卢医庙幄撚钱且如穷亨让话忍忍三生杜牧守国守真授指书背熟手俗徒太阳草瑱紞腆盛秃秋挖花维垣文林郎纤长献岁霞片燮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