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罂缻的意思、木罂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罂缻的解释

亦作“ 木罌缶 ”。用木柙夹缚众罂缻而成的浮渡工具。《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 临晋 ,而伏兵从 夏阳 以木罌缻渡军。”《汉书·韩信传》:“伏兵从 夏阳 以木罌缶度军,袭 安邑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以木柙缚罌缶以度也。”亦省称“ 木罌 ”。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济水》:“木罌者,缚瓮缶以为筏;瓮缶受二石力,胜一人。瓮间容五寸,下以绳勾联,编枪其上,形长而方,前置筏头后置稍,左右置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罂缻(亦作"木罂缶")是古代战争中用于渡河的特殊军事器械,其名称构成与功能密切相关。"木"指材质为木质框架,"罂"为小口大腹的陶制容器,"缻"同"缶",泛指陶器类器皿。该器械最早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将韩信曾"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成功实施战术突袭。

从构词法分析,"木罂缻"属于并列式复合词,通过"木制结构+陶制容器"的组合方式构成。《汉语大词典》释义其为"以木夹缚众罂缻而成的浮渡工具",具体形制是将数十陶瓮用木框串联固定,形成简易浮筏。这种装置兼具木结构的承重性与陶器的浮力特性,在缺乏正规渡河工具时可发挥应急作用。

古代军事典籍《武经总要》将其归为"济水具"类别,强调其"取材便捷,组装迅速"的战术优势。据《汉书·艺文志》兵技巧类著录,此类简易渡河器械在秦汉时期已形成标准化制作规范。现代考古在黄河古战场遗址发现的绳纹陶瓮残片,佐证了该器械的实际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

“木罂缻”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指代
    指古代用木柙(夹板)将多个罂缻(陶制容器)捆绑而成的浮渡工具,常用于军事渡河。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曾用木罂缻渡军突袭。

  2. 引申含义
    在成语中,它被用来比喻心胸狭窄、不愿接纳他人意见。这一说法源于战国时期齐国官员公孙丑的故事:他坚持用狭长的木制酒器待客,拒绝他人建议,后成为典故。

二、历史与军事用途

三、注意点

建议结合《史记》《汉书》等原始文献或权威词典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挨饿柏梯板殭鼻儿楅衡卜钱餔糟歠漓沧海一鳞唱辞赤邑蚩拙春波村道倒屧提溜斗纸牌風中秉燭夫皁膏沃高志革任骇惶汗衫浩广河上歌鸿疏后晌回光返照晦雺解识酒斾浚沟堪士纍黍丽句灵修廪秩没誊那铅钱乾噎奇秘青圆权敌屈才衢灯曲戾少形胜流矢箙十通石心木肠守军瞬然司册太平鼓挑揄停职详赡贤人君子小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