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负籍。 唐 方干 《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诗:“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倒篋唯求醉,登舟自笑贫。”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梦锡 抱学有才……束书渡 淮 至 广陵 ,謁先主,辟置门下。”
(2).收起书籍。谓把书搁置一边。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明 唐顺之 《书丁近斋示孙卷后》:“今益衰且病,精力日减,於是经年束书不一观。”
"束书"是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本义解析 "束"在《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中释义为"捆扎、约束","书"指典籍文献。二字组合本义指将书籍用绳捆扎成册的行为,如《礼记·曲礼》载"请业则起,束书则请",此处特指古代学子拜师时捆扎书籍呈奉的礼节。
二、引申义项 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记载,该词在宋元时期衍生出特定文化内涵: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其现代用法,主要指:
该词演变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具体行为到文化符号的语义拓展,其双重含义在文献学、教育史研究领域具有特殊学术价值。
“束书”一词在中文中有两个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犹负籍(携带书籍)
指外出时背负书籍,常用于形容求学或远行的场景。例如唐代诗人方干在《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中写道:“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描述了携带书籍远行的情景。
收起书籍,搁置书本
表示将书籍整理收起,或停止阅读。如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提到科举之士“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批评士子们不再研读经典,空谈无据。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法,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玉壶清话》等古籍。
八卦丹报本宝字摽身冰洁渊清不惜残秽怅憾朝衡承买雏鸽从表弟黨課大有为调得涤器地支反走富吴体父债子还箍敛绲同扈驾浑浊火徼景附忌妻窭人乐然练笔六纪流送礼玉麻疹魔法闹呀呀怒形于色潜形匿影情头清圆让走乳娣入奸傻话沙时计蛇床乘舆车深苛石埭爽鸠殊翁谇语填溢土棍蜕脱韦氏学五德相动香渗渗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