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诚,归顺。《宋书·刘勔传》:“臣以为 鲁奴 与虏交关,弥歷年世,去岁送诚朝廷,誓欲立功。”《魏书·裴叔业传》:“﹝ 叔业 ﹞乃遣子 芬之 及兄女夫 韦伯昕 奉表内附。 景明 元年正月, 世宗 詔曰:‘ 叔业 明敏秀发,英款早悟,驰表送诚,忠高振古,宜加褒授,以彰先觉。’”
"送诚"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是表达诚意、表示真诚的归顺或效忠。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表达诚意/归顺
指通过言语或行动向对方传达真挚的心意,常用于表示归附、投诚或效忠的语境。
例:遣使送诚(派遣使者表达归顺之意)。
传递真诚情感
在非政治语境中,可泛指向他人传递诚恳的态度或心意。
例:以礼送诚(通过礼节表达真诚)。
二字组合强调主动传递真诚之心的行为,多见于古代文献中表示政治归附或郑重表态的场景。
《汉语大词典》
明确收录"送诚"词条,释义为:"表示诚心归附。"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10卷第68页)
《后汉书·窦融传》
"融于是决策东向,遣长史刘钧奉书献马,送诚于光武。"
此处指窦融向光武帝刘秀表达归顺之意(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
唐代类书《艺文类聚》
"遣使送诚,献珠请盟。"
描述外族献礼示好的外交行为(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艺文类聚》卷八十五)。
“送诚”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古籍中的历史含义 指表达归顺、效忠之意,常见于古代政治或军事场景:
二、现代引申含义 指以真诚态度表达心意,多用于日常情感交流:
需注意:古籍用法已较少见,现代使用多取第二种含义。若在文学或历史文献中遇到该词,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归顺还是真诚表达。
百鍊阪上走丸笨嘴拙腮边守摽题壁记波罗密澄鉴侈离心塞辞逊从魁从兄到伴倒读蹈涉風流調法风衢告竭宫庐过背含宫咀征汗禢儿溷称混混沄沄糊涂虫鉴往知来季孟九酘鸠资钧容举燧开阔地康拜因窥孔雷渚离肺岭徼鲁阳戈麪包圈墨场末叶囊琴甯遫喷灌绮语散段山泽适逢其时室内乐守墨输芒鼠偷狗盗素纨叨扰僮妇王者稳展仙都饩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