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策绥的意思、策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策绥的解释

指驾车马之具。策,马鞭;绥,登车拉手之绳索。《礼记·曲礼上》:“献车马者执策绥。” 孔颖达 疏:“策是马杖,绥是上车之绳。车马不上於堂,不可投进尊者之前,但执策绥易呈,呈之则知有车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策绥(cè suí)是古代汉语中表示驾驭车马器具的合成词,分指“马鞭”与“登车拉绳”,现多用于文献与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以下从权威词典及古籍角度分述其含义:


一、单字释义

  1. 策(cè)

    • 本义:马鞭。《说文解字》释:“策,马箠也。” 指驱赶马匹的鞭子,后引申为驾驭、谋划之义。
    • 古籍例证:

      《左传·文公十三年》:“绕朝赠之以策。” 此处“策”即指马鞭 。

  2. 绥(suí)

    • 本义:登车时用以拉手的绳索。《说文解字》注:“绥,车中把也。”
    • 引申义:
      • 登车时借力之物,《论语·乡党》载:“升车必正立,执绥。”
      • 安抚、安定,如“绥靖”。

二、合成词“策绥”的释义

策绥泛指古代车马驾驭工具,具体包含:

古籍例证:

《礼记·曲礼上》载:“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前;已驾,仆展軨、效驾,奋衣由右上,取贰绥。” 此处“执策”与“取绥”并提,体现策绥在驾车礼仪中的核心作用 。


三、文化意义

策绥作为古代车马文化的标志性器具,反映了两方面内涵:

  1. 实用功能:马鞭(策)控制方向与速度,拉绳(绥)保障乘者安全,二者协同实现车马驾驭。
  2. 礼制象征:
    • 《周礼》规定不同等级所用“绥”的材质差异(如君以素绥,士以练绥);
    • “执策绥”为贵族“御”(驾驭术)的必修技能,属“君子六艺”之一。

权威参考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
  3.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
  4. 郑玄注《周礼·夏官·司马》(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出版社版本信息以增强可信度。)

网络扩展解释

“策绥”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文献和权威解释综合分析:

一、基本含义

该词由“策”和“绥”组成:

二、详细解释

  1. 本义
    指古代驾车马的工具组合,即马鞭与登车绳索。《礼记·曲礼上》记载:“献车马者执策绥”,孔颖达注释:“策是马杖,绥是上车之绳。车马不上于堂,故执此以呈献”。

  2. 使用场景
    古代礼仪中,向尊贵者进献车马时,需手持“策绥”作为象征,而非直接展示车马本身,体现礼制规范。

三、注意可能的混淆

四、文献依据

主要源自《礼记》及历代注疏,属古代礼制术语,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文言文研究或历史文献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半拉子班司杯槃舞辩告碧幢拨畦厕筹弛缓抽搦寸土尺地倒箧倾囊大使馆得能顶板饭贴附臭格格宫嫔勾扰古执和铃怀黄握白幻灯黄钟瓦缶回照胡簏混天撩日交儆郊位郊迓驾坐肌革臼齿九源积薪厝火机云俊客篱藩梦寐以求梦枕刨根儿评语凄沧起死回骸七族丧魄三鳝赡表子山池手夹首善手掌心襚礼贪声逐色铁丝床屯窭图载务附相衮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