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策綏的意思、策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策綏的解釋

指駕車馬之具。策,馬鞭;綏,登車拉手之繩索。《禮記·曲禮上》:“獻車馬者執策綏。” 孔穎達 疏:“策是馬杖,綏是上車之繩。車馬不上於堂,不可投進尊者之前,但執策綏易呈,呈之則知有車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策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文獻和權威解釋綜合分析:

一、基本含義

該詞由“策”和“綏”組成:

二、詳細解釋

  1. 本義
    指古代駕車馬的工具組合,即馬鞭與登車繩索。《禮記·曲禮上》記載:“獻車馬者執策綏”,孔穎達注釋:“策是馬杖,綏是上車之繩。車馬不上于堂,故執此以呈獻”。

  2. 使用場景
    古代禮儀中,向尊貴者進獻車馬時,需手持“策綏”作為象征,而非直接展示車馬本身,體現禮制規範。

三、注意可能的混淆

四、文獻依據

主要源自《禮記》及曆代注疏,屬古代禮制術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文言文研究或曆史文獻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策綏》的意思

《策綏》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是指運籌帷幄、制定方略來安撫和平定邊疆地區。此詞主要用于古代朝廷對邊疆地區進行統治安撫時的政策措施。

拆分部首和筆畫

《策綏》這個詞由“竹”和“纟”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竹”是主導部首。“竹”部在《康熙字典》中排第116個字部,它表示與竹木相關的意思。而“纟”部是表示與紡織品相關的意思。

拆分筆畫分為11個筆畫,依次是“豎折彎鈎、點捺、橫、豎、橫折、豎折、豎折、寶、彎鈎、豎鈎豎”。

來源和繁體

《策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具體來源尚未考證清楚。在現代漢字書寫中,《策綏》一詞仍然保持着簡化字的形式,沒有相應的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漢字《策綏》的字形與現代略有差異。其中,“綏”字由“纟”和“隹”兩個部分組成,表示紡織品和一個小鳥的意思,其字形古樸而有力。

例句

1. 朝廷派遣精兵強将,以策綏邊疆地區的局勢。

2. 推出一系列經濟政策,旨在策綏困難的地區,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組詞

1. 策略:指制定行動方針、方法來達到一定目的的策略。

2. 綏靖:指通過安撫鎮壓等手段來維持國家的安定和平靖。

3. 策勳:指通過制定有利于國家的政策來獎勵戰功、勳績。

近義詞

1. 統轄:指統治、控制全局或一方面。

2. 安撫:指通過撫慰、哄勸等措施來平息沖突和安定人民的情緒。

反義詞

1. 煽動:指通過謠言、言論等手段來激起群衆情緒,制造混亂和不安定。

2. 動亂:指社會、政治局勢動蕩不安,人民生活不穩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