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嗣圣的意思、嗣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嗣圣的解释

称新继位的皇帝。 宋 苏轼 《与范蜀公书》之二:“始者窃意丈丈絶意轩冕,然犹当强到闕,一见嗣圣。今乃确然如此,殊乖素望。”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诗:“嗣圣真生知,拯民如救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嗣圣(sì shèng)是汉语中的历史专有名词,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本义:继承圣德

指承继先代圣人的德业或地位,多用于形容君主或贤者延续前代圣王的治国理念。

字源解析:


二、专称:唐中宗年号

作为唐代年号(公元684年),是唐中宗李显即位后使用的年号,象征对太宗、高宗圣政的延续。

历史背景:


文化意义

该词浓缩了儒家"法先王"的政治理想,强调政权合法性源于对圣王传统的继承(《孟子·离娄上》:"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嗣"字条;
  2.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嗣""圣"释义;
  3. 《新唐书·本纪第四》(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尚书正义》(孔颖达疏)周书篇。

网络扩展解释

“嗣圣”一词有两种主要释义,需结合历史与文化背景理解:

一、作为历史年号

嗣圣(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6日)是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第一次在位时使用的年号,仅存续约两个月。此年号含义为“继承先帝遗志”,其中:

二、作为文化概念

  1. 泛指新帝继位
    宋代文献中,“嗣圣”用于称呼新登基的皇帝。例如苏轼在书信与诗中提及“嗣圣”,均指新君即位的情景。
  2. 引申为继承先圣之道
    广义上,“嗣圣”强调对古代圣贤思想与美德的传承,尤其在教育、道德领域,倡导后人延续先辈智慧。

别人正在浏览...

岸异保题并州刀傧厌餐卫川府出群蹄单寒德信电镐调防东谷斗子独拔敦让发急烦辱封额浮瓜沈李豪彘禾卉姜维奸凶搅断介山之志糠糟科钞磕打牙儿叩角廉勇历史唯心主义乱云麻花盲冥破读齐东野语切诊轻灭穷嫠仁决软绢瑞人森束声略生蓄沈潭市刑疏侻薮泽太章推称退田秃里讬钵无妄之忧无烟霞岭仙桃枭锐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