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司书的意思、司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司书的解释

[official documents writer] 旧指官署、军队中从事文书工作的人

详细解释

(1).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掌计会簿书,为司会之副。参阅《周礼·天官·司书》

(2).从事公文、书信等文书工作的人员。 张天翼 《皮带》:“司书。女同志总是当司书,不晓得何解。”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七:“我看他是把我看得很下6*贱,以为顶高不过是一名准尉司书。”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司书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司书”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1. 基本定义
    司书指古代官署或军队中负责文书工作的职位,主要职责包括公文起草、档案管理及数据记录等。现代语境中,也可泛指从事文书类工作的人员。

  2. 历史背景与职责

    • 古代官职:最早见于《周礼》,隶属天官系统,设上士、中士等职级,负责户籍管理、土地图形绘制、财政收支核算,以及耕地、牲畜、人口等数据的登记。
    • 职能扩展:需保管国家法典、地图等重要文件,并参与经济统计,如《周礼》记载其“掌邦之六典、八法、九职”。
  3. 近现代演变
    20世纪后,“司书”逐渐指代政府或军队中的基层文书人员。例如张天翼小说《皮带》中描述女性常担任司书,郭沫若《北伐途次》提到“准尉司书”的军职。

  4. 词义构成

    • “司”意为管理、主持(如“司职”);
    • “书”指书写、文书,组合后体现“管理文书”的核心职能。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如《周礼》原文或现代文学作品),可参考、5、7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司书(sī shū)

司书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卜(bǔ)和耳(ěr)。

它的构造由7个笔画组成,拆分后的部首与笔画分别为:示(shì)(5画)和耳(ěr)(2画)。

司书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的意思是“主持书籍”,用于指代负责管理、整理和保管文书档案的官员。

相对应的繁体字为「司書」,拆分后的部首与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司书的习惯写法与现代汉字相差较大。在古时候,司书的写法为「司」字在上方,下面是一个单独的「书」字,表示司书的官职和职责。

以下是一个例句:“这位官员负责司书,管理皇家图书馆的图书和文献。”

一些组词中包含了司书这个词,例如:“司书官”(指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员)、“司书铺”(指文房四宝的专卖店)等。

司书的近义词包括:“官员”、“图书管理员”等,它们都指代负责文书档案管理的人员。

司书的反义词可以是“文盲”、“无知”等,这些词用来表示不懂文书知识或缺乏阅读能力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

谙解按寻敖廪白吃白接篱败露班役坌鸟先飞缠口汤成龙配套池圃楚服春岑攒心盒子奠位彫章跕坠地制法兰西第一帝国封缠焚香膜拜喝撺厢剑腹饴脣将材戒勅介焉惊跸经躔镜台旧燕归巢可欲款笃宽厚刲割餽贽凉波两亲连姻留心镂骨铭心棆桷碌轴梅林止渴谬阙哪箇畔虑披裘破国亡家悄切轻灭融光山氓收案陶瓷听重退火向国祥景享劳浃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