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谙解的意思、谙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谙解的解释

熟悉了解。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教女》:“堪哀,萱室先摧。嘆妇仪姆训,未曾諳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谙解(ān jiě)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对事物或技能具有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强调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透彻认知。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释义:


一、字义溯源与结构解析

  1. “谙”(ān):

    本义为“熟悉、精通”,《说文解字》释作“悉也”,指通过反复接触达到内化于心的状态。如白居易《琵琶行》“未成曲调先有情,谙尽孤眠滋味”中的“谙”即表深切体会。

  2. “解”(jiě):

    意为“理解、通达”,《广雅》注“释也”,引申为对复杂事物的剖析与掌握,如“解惑”“解悟”。

  3. 复合义:

    “谙”与“解”叠加后,强化了“由熟练至通透”的认知层次,超越一般知晓,上升为内化后的自如运用(据《汉语大词典》)。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谙解:熟悉并理解。多指对技艺、学问的透彻掌握。”

    例句:宋人笔记载“其人谙解音律,每抚琴如诉平生”。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谙解:深刻理解;精通(技艺、道理等)。”

    强调实践性精通,如“谙解茶道”“谙解兵法”。

  3.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注“谙”为“熟记”,“解”为“悟透”,合指“经实践而悟其精髓”,如《颜氏家训》“医方之事,须谙解精微”。


三、语义特征与使用语境


四、古典文献例证

  1. 《南史·王俭传》:

    “俭谙解朝仪,每裁断大礼,援引故实,皆有条贯。”

    (王俭精通朝廷礼仪,依典故制定礼制,体现其对制度的融会贯通)。

  2. 苏轼《与谢民师书》:

    “凡学之难者,非独其文之难,谙解其意尤难。”

    (强调学问之难不在文字,而在透彻理解深意)。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3. 王力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 商务印书馆, 2005.
  4. 许慎. 《说文解字注》[M]. 中华书局, 2013.
  5. 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M]. 中华书局, 1953.

网络扩展解释

“谙解”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词语出处

出自元代戏曲《琵琶记·牛相教女》:

“堪哀,萱室先摧。叹妇仪姆训,未曾谙解。” 此处描述主人公因母亲早逝,未能学习到妇道礼仪的遗憾。

词语结构

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谙解”,更多用“熟悉”“精通”等替代。但在古典文学或学术讨论中仍可能出现,需结合语境理解。

如需进一步分析古文例句或语义演变,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捱光包缠本该冰瓶渤解不干事不懈差愈成何体面冲凉萃恶电子计算器堕城哆嗦返哺之恩風趣苟合取容过宿债黑色金属横列回辖火日间脑兼心郊牧进道若退进而急事眷酬楛僈老奸老气连贯性粒食峦冈露红烟緑蛮靴面谈挠败能写会算贫瘁牵援青汗三九禅诰势倾天下氏姓姝姝丝瓜檀施塔头投资晩膳猥人唯吾独尊蚊船温风详察现钱洗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