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司历的意思、司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司历的解释

亦作“ 司历 ”。1.掌管历法之官。《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辰在申,司歷过也,再失闰矣。”《文选·陆倕<新漏刻铭>》:“而司歷亡官,畴人废业。” 吕延济 注:“司歷,主歷之官。” 唐 张说 《<大衍历>序》:“十六年八月端五,赤光照室之夜,皇雄成纪之辰,当一元之出符,献万寿之新歷。伏望藏之书殿,録於记言,掌之太史,颁於司歷。”

(2).掌管时历。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於时玄鸟司历,苍龙御行。” 倪璠 注引 孔颖达 曰:“玄鸟,或单呼燕,或重名燕燕,异方语也。此鸟以春分来,秋分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分。” 唐 周钤 《南郊享寿星赋》:“是宜执牺象,展鷄彝,召冯相而司歷,命祝史以陈辞。”


见“ 司歷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司历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沿革的专有名词,其核心含义指古代执掌历法的职官。《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主历之官”,《辞源》进一步解释为“古代掌管历法推算及记录时序的官员”,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历书、观测天象、校正节气等。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司”为执掌、主管之意,“历”指历法、历算,二字组合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司历过职,以干先王之诛”,此处“司历”即指因历法推算失误而获罪的官员,印证其职务的专业性与重要性。

在历史制度层面,司历作为天文机构的属官,历代称谓与职能略有差异。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北宋司天监下设“司历”二人,负责编修《崇天历》等国家历法;至明清时期,钦天监中仍保留类似职能的“漏刻科”官职,可视为司历制度的延续。

现代语境中,“司历”一词已退出日常使用,但在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职官制度时仍作为专业术语出现。《古代汉语词典》特别指出该词在《周礼》中与“冯相氏”“保章氏”等官职形成职能关联体系,体现古代天文历法管理的系统性。

网络扩展解释

“司历”是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司历”指掌管历法的官职,由“司”(掌管)和“历”(历法)组合而成,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多用于描述负责天文历法推算、制定及颁布的官员或学者。

二、历史出处与职责

  1. 文献来源:
    • 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司历过也,再失闰矣”,指因历法推算错误导致闰月设置问题。
    • 唐代张说《大衍历序》提到“颁於司历”,说明司历负责历法的颁布与实施。
  2. 职责范围:
    • 制定和修订历法,确保农时、祭祀等活动的准确性;
    • 观测天文现象(如日食、节气),记录并调整历法误差。

三、扩展含义

在部分文献中,“司历”也指掌管时令或季节的象征。例如:

四、注音与结构

总结来看,“司历”是古代与历法管理密切相关的官职,兼具实用性与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文历法的重视。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左传》及相关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小闇黮避光鼻涕步骤彩头巢笙崇敞雌虹赐勋荡决洞察蠹丛愕异费费風流千古風帚分均赙诔父王甘腝耕畬官官含玉合后黑褐和约黄苞恍恍忽忽猾役火捺纹浆荇蹇难嘉志九如脍炙人口懒别设廉幨陵冬律候茂着绵密面命鸟章排字騯騯辟陷巧历耆龟穷形极相鶈鸎畎渎权宦婘属上述踏轮提休玩味衔悲香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