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寺棘的意思、寺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寺棘的解释

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法的最高机关,故名。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县花聊主管,寺棘且羈縻。”自注:“予九年授大理评事,知 苏州 长洲县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寺棘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代司法制度和建筑形制来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寺棘”指代古代中央司法机构大理寺及其附属的监狱。“寺”即大理寺,为古代掌管刑狱的最高官署;“棘”原指荆棘,因古代监狱外围常种植荆棘(棘木)以象征森严并防止越狱,故“棘”成为监狱的代称。因此,“寺棘”合称即指大理寺的监狱或整个司法审判场所,蕴含司法权威与刑罚的严肃性。

  2. 历史渊源与象征意义

    该词源于周代“三槐九棘”制度。《周礼·秋官》记载,朝堂树槐木和棘木分别象征三公九卿之位,其中“九棘”为卿大夫之位,后引申为司法官员的代称。至秦汉以降,司法官署(如廷尉、大理寺)沿用“棘”的意象,既指代官署本身(如“棘寺”),也特指其管辖的监狱(即“寺棘”),体现了司法公正不容侵犯的象征意义。

  3. 用法与文献例证

    “寺棘”多见于古代史书与政论,强调司法审判的庄重性或冤狱的严酷性。例如:

    • 《隋书·刑法志》载:“狱犴淹积,寺棘申冤”,描述案件积压于大理寺监狱亟待审理。
    • 宋代司法实践中,“寺棘”亦指大理寺对重大案件的复审程序,如《宋史·职官志》提及疑难案件“付寺棘详断”。

参考资料来源:

《周礼·秋官·朝士》关于“三槐九棘”的职官制度记载(中华书局点校本)。

《汉语大词典》“寺棘”词条释义(上海辞书出版社)。

《隋书·卷二十五·刑法志》对大理寺职能的记述(中华书局点校本)。

《宋史·职官志五》载大理寺案件复审流程(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寺棘”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主要含义(源自高权威性网页)

寺棘指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审理案件时,官员会在棘木(象征公正与威严的植物)下听讼,而大理寺作为执掌刑法的最高司法机关,因此得名“寺棘”。例如:

二、其他解释(低权威性网页补充)

少数资料将其视为成语,解释为“事物相互纠缠、难以分辨”,但这种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现代引申义或误传。

补充说明

  1. 构词解析:

    • 寺:原指古代官署(如太常寺、鸿胪寺),后也指佛教庙宇。
    • 棘:指棘木,象征司法场所的庄重性。
  2. 历史背景: 大理寺自北齐设立后,成为中央司法机构,负责案件复核,“寺棘”一词体现了古代司法与自然象征的结合。

建议:若需研究该词在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谪居感事》等宋代史料或法律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鹌鹑骨飿儿懊侬曲不夺农时搽画长戟八十斤廛沽蟾踆春箭蹿动翠辇大胆包身旦奭烦拿锋气浮饰付之梨枣狗偷酣痛淋漓嚆矢货店检迹见所不见浄街槌荆棘铜驼津关险塞九转沮核衎而龛火空钟矿苗匮不足儖儳榴红流火骊渊毛瑟摩顶放踵凝重前却汽车渡船弃投镕铸盛装书襻舒徐酸枣髫发挺刮剔透通管投暮文剪公宪天枵腹孝童哓哮邪疾西候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