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lind alley;dead end]
(2)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
(3) 比喻绝境、绝路
走不通的巷道。多喻绝路。《哲学研究》1979年第11期:“ 恩格斯 在这里批判了一种所谓‘解决了科学的最终任务’的荒谬观点,认为这是使一切科学走向死胡同的道路。”
“死胡同”的汉语词典释义详解
“死胡同”是一个常用的汉语名词,其核心含义指一端封闭不通、无法穿行至其他街道的巷子或小路。该词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常用于描述物理空间或抽象概念的阻塞状态。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基础释义
指只有入口而没有出口的胡同或小巷。行人或车辆进入后,因前方无路可走,必须原路返回。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明确指出“死胡同”为“一端封闭不通的胡同”。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释义为“一头闭塞,不能通行的胡同”。
语源与构成
组合后,“死胡同”生动体现了“无法贯通”的空间特性。
来源:语言学家王力《古代汉语常识》提及胡同的语源演变。
比喻义延伸
引申指陷入困境、无法继续推进的处境或思维方式。例如: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收录此比喻用法。
总结
“死胡同”本义为封闭的物理通道,因其典型特征衍生出“绝境”“僵局”的抽象含义。该词兼具空间描述与状态隐喻的双重功能,是汉语中形象性与实用性高度融合的词汇范例。
“死胡同”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可以从以下角度详细解释:
字面含义
指一端封闭、无法通行的巷子或道路。例如老城区中常有一些狭窄的、走到尽头才发现没有出口的巷子,这类道路结构被称为“死胡同”。
比喻意义
常用来形容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或僵局。例如在讨论问题时,若双方观点完全对立且没有妥协余地,可以说“讨论走进了死胡同”;个人职业发展遇到瓶颈且无转机时,也可用此比喻。
使用场景
构成解析
“死”强调“无生机、无出路”的状态,“胡同”特指狭窄街道,组合后强化了“封闭性”与“不可逆性”的意象,比“绝路”更具画面感。
近义与反义
该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均常用,需根据语境判断具体指向物理道路还是抽象困境。
宝剑冰上曲棍球币献不得不尔不扬秤杆宸翰初浅杜隙二连浩特市防口癈疾飞声飞矢丰祠肤词干力革讳果播鼓瑟孤尊呴呕后筵讲帷伎工静暝羁身寄形枯肺髡跣拉圾箱泪腺乐只涟猗龄齿龙举云属矛弧没脚蟹懵懵懂懂抹岸排枇清刻清盼绮树荣哀三贞五烈少詹事奢僭神椽失道寡助释获收还爽号书生气十足锁钥天匠铜符土宜挝挞鞋头